文 | 酸梅汤
排版编辑 | Joy
《我的世界大电影》,用华丽视觉回归初心。
没让玩家们失望,《我的世界大电影》开局就超越了《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缔造的“游改电影票房神话”,以1.63亿美金北美首周末票房收入,成为影史上开画票房最高的游改电影!
△ 源自英国卫报报道
本片同步引进内地,在刚刚过去的清明档,面对五部国产新片夹击,《我的世界大电影》也成功突围,以超过20%的排片率收获了影院的支持,并以1.07亿元的票房成绩拿到今年清明档票房冠军,这是该档期唯一一部票房破亿的新片。
显然,电影院已经被游戏玩家们纳入了“一起玩儿”的版图中,而“游改电影”更成为了游戏文化的一场嘉年华。
影片上映前,一场“在IMAX银幕上玩我的世界”的直播火出了圈:
△ 源自IMAX官博
由IMAX、传奇东方影业 、微博电影、极客电影、GNWORK-我的世界、上海交通大学Minecraft社共同举办的——“进入我的世界,漫步未来城市『理想城』”活动,通过极客电影(Geekimovie)微信视频号和微博双平台直播,吸引了 7.6 万人观看,最高在线人数破万,实时互动达2万+次。
这场活动提前验证了游戏IP的超然影响力。
长时间疲软的好莱坞电影取得这样的成绩,出乎很多人意料,但若看过电影便会发现,这样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我的世界》(Minecraft)是微软旗下 Mojang Studios 开发的一款沙盒游戏,2009年由瑞典游戏设计师马库斯·佩尔松研发,历经多次测试版本,于 2011 年发布正式版。
《我的世界》游戏以开放式玩法着称,并无固定剧情,玩家也没具体要完成的目标,但因此也赋予了玩家极高的自由度。
“方块状”的像素风格让人印象深刻,形成标志性视觉符号;
“多人模式”下,玩家们在探索和建造中完成冒险,这种独特的体验让它在20年间持续风靡,成为经典游戏IP。
为了填补剧情空缺,电影构建了“少年救世主” 与中年失意人的双线经典叙事框架,以此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让观众轻松代入角色,沉浸在主角们的冒险之旅中。
故事讲述了四个正在被不如意的生活所困扰的“异类”,突然被拉入一个神秘的传送门,进入了一个依赖想象力的奇异方块乐园“主世界”。为了回到现实世界,他们不仅要掌握这个世界的规则,还要在资深工匠史蒂夫的帮助下,踏上一场冒险的旅程。
基于剧情设计,影片的视觉想象是成功的关键。
一方面,在像素构建上做到了从游戏到银幕的神级复刻,全方位还原游戏场景与生物;
另一方面,在场景搭建上,无论是人物还是场景,都原汁原味地搬上了银幕。
而二维像素方块与三维建模形成了有趣的对撞,既保留像素风复古特质,勾起玩家情怀,又为新观众带来新鲜感。
01 独特的视觉效果: 用像素构建场景
美妙的像素风绝对是本片最大的亮点。
当我们看惯了栩栩如生的特效场景后,再进入由8bit像素组成的世界绝对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的世界大电影》直接继承游戏的画面风格,导演很聪明,几乎没有对原有设定做任何改动,电影对游戏的概念与场景进行全方位还原,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剧组细致地在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落设置贴合此种视觉风格的元素。
草原上随风摇曳的草丛,脚下流过的河水,天边的云朵,都是由一个个像素方块组成,层次感分明。
甚至反派僵尸们射出的火箭,都燃烧着方形的火焰。
更不要说方头方脑的宠物狼丹尼斯,在夜晚狼嚎的时候都匹配了方形的月亮。
这些贴合设定的小设计让观众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能马上进入影片设定的“主世界”中,对于沉浸感的营造十分必要。
另外,像素化的世界方便还原玩游戏时建造的乐趣。毕竟一个个立方体的累积,可以更加简化、直观地看出“建造”的过程。
除了视觉化二维像素世界,电影还为了照顾老玩家,精心融入海量游戏彩蛋。
如果你是《我的世界》老玩家,观影时绝对按捺不住要“截屏”的准备。
从标志性的游戏道具,如钻石剑、tnt炸药,到人气角色末影人、铁傀儡,这些彩蛋巧妙地分布在影片各处。
当玩家在观影过程中发现它们时,必然能收获满满的惊喜。
在无数彩蛋中,有一个需要特别提及,那就是在影片中出场大概只有两秒钟的,戴着皇冠的猪。
虽然出场时间极短,但足以让老游戏玩家热泪盈眶。
这个叫猪神的玩家曾经保持着1500场起床战争的连胜纪录,他当时仅23岁,已经坐拥全球1450万粉丝。
△ Technoblade总是用戴着皇冠的猪当头像
然而不幸的是,猪神已经在前两年因骨癌晚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当电影中它的身影出现的时候,我们知道,他一定还在主世界中建造着属于他的奇迹。
02 生物细节饱满: 气氛组不冷场
除了场景设计,片中的配角生物们也足够出彩。
游戏中的各类生物在电影里鲜活登场,是主角团背后妥妥的“气氛组”,为调节影片的节奏立下了“汗马功劳”。
史蒂夫第一次闯入“主世界”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山羊便是一个正方形的模样,接着,一只方头方脑的蜜蜂飞过银幕,这些可爱又奇怪的角色一定会在电影周边市场热卖。
敌方阵营也是如此,片中的大反派猪女巫以及她的手下们,从形象到人设,都给人很深的印象。
每当猪女巫处死自己的手下,它们就会变成一个烤熟的猪排,这样的处理非常游戏化。
特别是当猪女巫最后被主角团击败,大势已去之时,还想用刀偷袭史蒂夫,而且同一花招用了两次。这一反高潮的设计解构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套路,笑果十足。
另外,片中最抢戏的角色非村民莫属。
村民们作为游戏中常见的非玩家角色,在电影里的动作严格遵循游戏中的设定,无论是日常的行走姿势,还是与主角们交流互动时的手势和表情,和游戏中一样木讷呆滞,大银幕放大了这一点,使其成为了影片的笑点之一。
有趣的是,编剧还为其中一位村民安排了支线情节:他顺着魔法门跑出了“主世界”,来到现实中,甚至还学会了人类的语言、与人类谈起了恋爱。
他的爱人还在人类面前调侃他是“瑞典人”,这里cue了一下《我的世界》的游戏制作团队,也算是彩蛋之一。
03 浓郁复古风: 好莱坞大片复古回潮
前面提到,电影将二维像素方块与三维建模巧妙融合:
一方面,保留像素风格的复古特质,让老玩家看到熟悉的方块世界,勾起往昔的游戏回忆;
另一方面,电影中老爷车、街机店等上世纪美国流行文化比比皆是,也暗合了近几年好莱坞大片的复古潮流。
上世纪的复古风在好莱坞大片中的回潮,已经是一项显学。
2014年,漫威的《银河护卫队》大唱上世纪八十年代金曲,让磁带和索尼Walkman播放器再度流行。
后来迪士尼的《无敌破坏王》也让在回忆里积满灰尘的街机再一次回到公众视野。
更不要说《头号玩家》在科幻的外衣下,内里依然是对老游戏和老漫画的致敬,当钢铁巨人带领玩家军团发起攻击时,电影院爆发出激动人心的欢呼声。
当对未来的想象陷入瓶颈,那么对美好过去的回溯是美学趣味的必然趋势。
《我的世界大电影》也不例外,影片故意模糊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虽然观众能感受到那是一个街机游戏已经没落的时代,但是主角“垃圾侠”依旧是一副嬉皮士的装扮,开着肌肉车,戴着夸张的粉色墨镜。
这种复古感也与二维像素格的视觉风格相得益彰。
在复古的大风格下,电影最动人的改编,在于抓住了《我的世界》游戏中的灵魂——创造的喜悦。
人何以为人?正是创造力使然。
建造与创造,也是《我的世界》游戏中最重要的理念。在电影中,就算主人公史蒂夫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社畜,当他开始一点点用心创造独属于自己的世界的时候,每个观众都会默默为他加油。
因为史蒂夫重拾方块时,观众想看到的是自己心中那团不熄的火焰。
《我的世界》无疑是一款伟大的游戏,它所构建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力,吸引着全球无数玩家沉浸其中。
正如很多外网观众评论的那样,如果你曾沉迷过《我的世界》,这部电影将带你重返那个用方块搭建梦想的时刻;
如果你从未玩过游戏,它也将用纯粹的想象力告诉你:有些世界,也可以是方形的。
就像电影结尾那句很直接且振聋发聩的台词:“只要有热情,就能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