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关税加至104%,已于星期三(4月9日)中午生效。

就在关税生效前几小时,白宫新闻发言人莱维特答记者问时讲了一段话,既重复了特朗普前几日在社交媒体上的表态(认为中国想达成协议,只是不知如何开启谈判),又讲了点新内容:

(The president believes) China wants to make a deal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ey just don\'t know how to get that started. The president also wanted me to tell all of you that if China reaches  out to make a deal, he\'ll be incredibly gracious, but he\'s going to do what\'s best for the American people.

500

新内容里的“gracious”是关键字眼,而有些中文媒体对这个关键字的翻译令文刀君哭笑不得。

最离谱的是一家港媒的译法:(总统让我转告各位)如果中国愿意谈判,总统将「非常感激」,但他将做对美国人民最有利的事。(香港01)

译成“非常感激”,好像特朗普在求着中国谈判似的,语义和语气严重偏离原话。内地有些自媒体竟也照抄港媒译法。

在这个语境下,“gracious”的意思是:

 (of people or behaviour) kind, polite and generous, especially to sb of a lower social position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

从词典释义可见,“gracious”指的是一种“和善、礼貌、大度”的态度,尤其用在自我感觉优越的一方。实践中,“grace”做动词时可以用来表达“赏脸光顾/出席”之意。

在一众中文译法中,这句译文似乎最接近原文:(总统让我转告各位)如果中国主动联系想达成协议,他会非常宽容大度。

再结合莱维特前面批评中国反制措施的发言,更不难体会“gracious”一词的弦外音:你若主动来谈,我将展现风度予以回应。

用一位英国外专的话说:This word basically implies Trump will \"be the bigger man\" about it.

不少中文媒体选用“慷慨”一词来译此处的“gracious”。“慷慨”与“gracious”的确有语义交叉,然而,“慷慨”容易令不知全貌的中文读者产生错觉,好像特朗普要做出什么重大让步似的。

一个英文单词可以对应一堆中文词语,在具体语境下,译者的抉择就相当重要。“gracious”一词很微妙地传递出两层意思:美方乐见中方主动来谈,但仍难掩那一丝丝上位者姿态。把“gracious”译成“(特朗普将非常)感激”,无异于乾坤倒转,令中文读者产生不切实际的错觉。

在中美贸易战语境下,译者的选词是可以影响舆论风向的,不可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