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我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基本没有家庭作业,下学后就是玩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guan_16782635942777

我是老三届毕业生,1966年初中毕业,当年中考已经考过了,成绩还可以,据老师说,被一所技工学校录取了,因为运动的原因,未能入学。

从初一起,就有晚自习,时长为一个半小时,两节课。晚自习主要是完成当天的作业,成绩好的同学一般在一个小时稍多一点的时间可以完成。

在那个年代,一般初中毕业后如果不能进一步学习的话,可以参加工作,工作很好找,因为我所在的城市是一个新兴的能源城市,就业比较容易。尽管没有负担,但是我们的同学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学习都很努力,这对我们今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那时候,我们的同学说不想考大学那是假的,都想进一步深造。但条件不允许,从现实出发,成绩好的同学大部分是在初中毕业后考中专或技校(技校也是四年制,基础课程与中专基础课基本相同),当时考中专很难,我们上一届的同学考取中专的只有一两个同学。技校稍微好考一点,但一个班也只有五六人。

工厂的子弟学校和外面普高的逻辑不同的,我爸他们厂的子弟学校一直开到高中,以前是初中的时候分流考试,成绩最好的多数都考厂里的技校了(当时厂里技校招人少,同专业也就三五个人,数量也不固定,类似于接班性质的,2年系统学习,3-5年厂里的师傅带),其次去中专,最后才念高中。当然有少数成绩好的继续念高中考大学,但主流是前面那些,这种想法大概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就变了,技工不是最好的出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