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大战
在之前的海空大战中,五国联军的B21编队,准备袭击天河国的航母编队,但在在大量歼35舰载战斗机的的持续拦截之下,损失了十余架,无法继续前进。导致B21的飞行员,在尚未确定航母舰位的情况下,迅速发射了大量的远程隐身反舰导弹。虽然导弹的传感器技术精湛,但在如此快速混乱的战斗中,容易丢失目标或者中途被拦截的,因此同时发射了大量动力诱饵弹进行掩护,旋即机群转舵撤离。
B21发射的远程反舰巡航导弹和诱饵弹从前期打开的防空缺口进入,然而遭到内圈12架J15T重型舰载战斗机携带拦截进行的近程拦截。虽然来袭的导弹密集,但J15T所携带的小型拦截弹药数量更多,空中的J15D电子战机,也在空中跟踪和干扰对方的弹间数据链接,破坏弹群的组网攻击,
水面舰队通过高速数据共享空警戒600的低空搜索跟踪数据,055B/052D大型驱逐舰,高速战斗补给舰队发射海红舰空导弹,对漏网的导弹进行拦截。最终这些导弹在海空联合打击之下,要么被拦截要么落入大海,攻击再次失败。这次作战主要损失了几艘千吨级别的无人舰,击落了对方大量的B21,B1B轰炸机,但舰队也消耗了大量的弹药,舰队通过网络信息共享方式让高速战斗补给舰发射之远程防空导弹,极大减轻战斗舰艇弹药消耗之压力,然若对方持续不顾损失攻击,舰队即刻将至弹药不足之境。
联合作战
整个战斗过程通过高速数据链传送到了位于本土的三军联合指挥中心,作战过程惊心动魄,获得了巨大战果,却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弹药数量消耗数据直接在指挥中心的屏幕上,各种导弹发射数量有几千发之多,海军的参谋们在计算补给舰队的抵达时间,而空军的指挥员在指挥中心看到整个战斗情况,热血沸腾,也打算出把力!
作战态势图上有个几个热区,现在战斗最为激烈的就是第一打击编队的海空战斗,战果超出了当初最乐观的判断,但是如果对方B21轰炸机群还具备再次进攻的实力,如果攻击再组织两次,舰队那么弹药就会消耗殆尽,舰队现在一直持续起降落舰载机,保持迎风航向,降低了舰队的机动。
但这个时候,空军指挥员却看到了一个战机,他让参谋查阅了高轨卫星资料,发现了B21的发现了他们集结的几个大型机场,为了避免被我方的远程弹道导弹攻击,原本都是采用分散部署,联合打击方式,但这种方式不能大规模出击,小型机场无法支持大规模的空中行动,所以出击的战机都集结在了几个弹道弹射程之外的几个大型空军基地。
就在海军的人一片忙碌的时候,空军指挥员在指挥中心现场与战区总指挥和参谋长对着态势态势图,提出了空军的利用轰20进行跨洋突击对方B21基地的方案。经过一番讨论后觉得这是一步好棋,海军和空军的紧密合作成为了关键。海军的航母编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和机动能力,而空军的远程轰炸机则进行了跨洋突击,对敌方的机场进行了精确打击。空军的远程隐形轰炸机进行跨洋突击,可以绕过敌方的防御体系,直接打击其后方的重要目标。这种作战方式具有速度快、隐蔽性好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敌方重大损失。
但存在问题是轰20一共就30多架,打击火力密度不足,还有就是攻击距离已经超过了1万公里,在轰炸机必经航线上还要经过海蛇岛链,虽然经过多次打击,但对方搞的分布式部署,还没有完清除,但这些细节问题打击计划中全部覆盖。需要海军协调作战的问题,现场和海军的人直接现场解决。为了保证攻击成功率,战区申请了更高一级的情报资源进行支持。
战区攻击正式作战命令后,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参谋开始制定了详细的攻击计划,包括出动数量,挂弹种类,燃油量,挂弹种类,起飞机场,空中集结点,飞行航线,掩护兵力,空中掩护力量,气象保障多个要素。下属各个作战部队收到了命令即刻开始准备工作。在战区的指挥中心可以直接显示轰炸机准备工作的各个节点进展,出现问题现场协调解决,能够做到实时控制,真正忙而不乱。
4个小时后,机群全部加油挂弹完毕,开始进行地面暖车,轰20的起飞重量达到了200吨,采用了飞翼结构,隐身设计除了外形反射外雷达波外,利用结构空间大的特点广泛使用吸波结构,有的部位深度达到1米上,表面广泛使用吸波材料,做到了全波段隐身,但同时避免B21那种追求过度隐身,搞技术堆砌,弄的PPT技术层级非常高,但实际性能非常低,所以轰20非常强调工程落地与实用化,大空间大载重里让机体可以携带更强大雷达等电子设备,除了对地攻击弹药外,还能携带400公里的远程空空导弹,PL15空空导弹,近程拦截弹,还安装了大功率激光发射器,作为末端拦截。发动机采用了4台WS15的非加力版本,动力充沛。由于机体空间大每一架轰炸机可以调整为随队空中加油机,解决跨洋飞行的问题。
.共起飞24架挂载箭簇5000的超远程智能攻击弹药的轰20,每一架挂载12枚,弹药重量近20吨,这种弹药采用了高升阻比的箭簇形状的乘波弹体结构,光纤陀螺仪的惯性制导组件+中段天文制导+末端毫米波成像制导,多功能引信,可以攻击地面点目标及水面目标,采用高空弹道模式采用高空俯冲而下,末端速度能够达到4M。固态火箭发动机把整个弹药推送到3.5倍音速才能巡航开启冲压巡航发动机,弹体后面增加了一个更加重的固体火火箭,造成体积重量都比较大,末端战斗部重量300公斤,动力射程5000公里,这种弹药尺寸巨大只能大型机或者大型舰船携带。另外8架轰20空中加油配置,每一架轰20都挂载2枚远程空空导弹,4枚PL15空空导弹。因此轰20也被称为空中战列舰。
分散在内陆机场的轰20开始按照攻击计划,开始依次起飞。轰20飞翼结构翅膀长,身子短,造成起飞时刻存在翼面控制的抬头力矩不足问题,因此除了采用大推力发动外,同时在尾部采用了推力矢量喷口,控制效率很高,避免了飞翼结构起飞降落阶段不易控制的难题。飞机快速滑跑中,机翼+机身产生升力逐步加大,发动机喷口开始旋转,让机头部仰了起来,爬坡升高,被称为智能机翼安装了多个姿态传感器,监控机翼的受力状态,飞翼翼载很低,就是个大风筝,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阵风影响,弄不好直接就给吹掉下来了,这些传感器实时监控飞行状态,飞控系统通过操纵翼面发动机及时调整,在爬升到1万米的巡航高度后飞向了空中集结点与里的预警机,歼20,歼轰26,歼16,歼16电的护航机群汇合后,朝着目标飞去.........
\"新歼16双座战机:非隐身战斗机中的战斗力最高版本
轰炸机群前面是8架新歼16,侧翼是2架歼16电子战机,高空是歼20和歼轰26,再后是轰20编队,最后面是空警900预警机,隐身机机群间都是通过光电通讯系统交换数据,完全隐蔽飞行。
虽然非隐身战斗机已经不再是主流,具备隐身能力的6代战机高空高速战斗机则逐渐成为空中霸主。然而,亚/跨音速机动机动作战需求仍然存在,这就催生了一种新型战斗机的出现,8架护航的新歼16是经过不断迭代已经是非隐身战斗机中最为战斗力最强的版本,这就是新歼16,它已经成为非隐身战斗机中战斗力最强的版本。它的航程远、挂载多、机动性好、体格大,这些特点让它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存在。
新歼16采用了大功率的宽频带的氮化镓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具有极高的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此外,高速数据链和机载综合电子战系统也是歼16的重要特点。歼16采用了飞行员+武器/无人机控制员双座配置。这种配置使得歼16在出战时可以控制随队作战的4-8架隐身高速高机动无人战斗机。由于不是隐身战斗机,反而雷达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启,而隐身战机对电磁信号要严格管控,避免暴露目标,使用上受限。
此外,“暗剑”隐身无人机战斗机也是歼16的一个亮点。这种无人机约为歼16三分之一大小,装备了一台涡扇发动机,具备全隐身能力,能够进行12G高机动。在航程和航速上,“暗剑”能够做到与歼16同步。内置弹舱容积能携带两枚PL10近距离格斗或者挂载小型对地攻击弹药。机头部装有小型相控阵雷达,T/R模块和歼16同样型号,机尾部装有定向天线。这样,新歼16+隐身战机就形成了一发多收的多基站雷达网。
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雷达站,从而实现对空域的全面覆盖。这种雷达网不仅可以提高探测能力发现隐身目标,还可以提高防御能力。当一个节点受到攻击时,其他节点可以迅速作出反应,提供预警并实施反击。
这种全新的战斗机编队将具备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它们将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执行任务,从空中优势到对地攻击,从侦察到电子战。
新歼16双座战机与隐身无人机的协同作战,使得它们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这种编队作战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作战效率,还能够降低战损率,使得战斗更加具有优势。
在前期突破岛链作战中,F35战机常常被新歼16和隐身无人战斗机编队所击败。这是因为这种编队具备出色的探测和打击能力,能够迅速应对各种威胁。在面对F35战机时,新歼16和隐身无人机编队能够迅速反应,通过多基雷达发现远处的F35,并且引导“暗剑”无人战斗机使用PL10格斗导弹攻击,或者直接发射PL15空空导弹。这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威胁,雷达屏幕上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
歼轰26与舰载战斗机联合护航,轰20机群静默飞行
此次护航任务至关重要,一架轰20其价值相当于半艘驱逐舰。此次出动了30多架飞机,执行任务的结果关系到航母编队的安全。因此,又加派了歼20和歼26联合护航,以及歼16D随队干扰机,电子侦查系统若觉到区域内有可疑信号,就立刻开启干扰机,为整个编队进行电磁屏蔽,确保整个编队飞过了危险区域。飞行了近1000多公里后,新歼16和歼20返航。
歼轰26的基本航程更远,由于轰20提供了空中加油,编队继续飞行1500多公里。然后,8架加油的轰20为所有的轰炸机做了油料补充后,与歼轰26一起返航。整个轰炸机群在高空静默飞行,不发出任何无线电信号。大洋飞行距离对方战斗机无法飞行这么远,对方主力航母编队也被赶到边角之处。激光信号在高空传输距离20公里,所以编队飞机都间距在10公里范围。
经过几个小时飞行后,轰炸机群接近了航母无人预警机的警戒圈,才打开数据链建立联系。此时,航母编队处于高度警戒状态,而他们又是大编队隐身机群,很容易让第一航母攻击编队误判。 第一编队早已收到命令,等候他们到来。舰载战斗机起飞为他们一段护航与引导,歼15D发射电磁信号干扰迷惑对方远程电子侦查系统。经过6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后,整个轰20机群进入了“箭簇5000”超音速智能制导弹药进行远程打击的有效射程。这次攻击的目标是机场跑道、停机坪、油库和弹药库等固定目标。24架轰炸机发射数量达到288枚。
“箭簇5000”超音速智能制导弹药远程打击,摧毁对方B21基地!
机群利用联合定位对载机进行定位,并把基准数据上传到待发弹上。在机间数据链统一指挥下,弹仓门开启。在发射倒计时进入0时,“箭簇5000”以20秒为一个间隔投放。下滑一段距离后,助推发动点火,弹体拖着尾烟飞向了高空。在达到3.5倍音速后,固体火箭发动脱离,巡航冲压发动机开始工作。远程定位是通过放置在3轴稳定平台的光电系统测定恒星位置后给自己定位。30千米高空没有云雾干扰,折射也弱了很多,定位精度飞上几千公里也能够达到千米的CEP。然后通过末端毫米波制导修正,3.5倍音速5000多公里的距离只需飞行1个多小时。XXX军的B21基地一共有3个,其中这次攻击的是距离最远、也是防御最为薄弱的空军基地。其他的两基地安排在后面几个波次进行攻击。
“箭簇5000”弹药在高空飞行后,在接近对方空军基地的时候被远程警戒雷达发现,激活了远程防空导弹进行拦截。“箭簇5000”到达目标天顶后,大坡度转弯后开始90度的俯冲攻击。在20千米的高度上,开始螺旋攻击弹道,多弹组网交叉攻击以避免对方反导系统攻击。对方防空导弹是密集发射,拖着火红色火焰,拉着尾烟一发接着一发朝着窜上了天,一口气打出了上百枚。尽管有280枚弹被拦截了30%,但其余的连续命中了远程预警雷达和远近程防空系统、轰战机及机场设施。跑道被炸成了一段段,油库被引爆浓烟冲天,弹药库内爆炸声音一个接着一个。一开始首先攻击人家本土这会终于尝到了被攻击的滋味!此次攻击完全摧毁了对方的防空系统,整个机场被彻底瘫痪!此时,轰炸机群已经完成了任务,迅速撤离了投弹区域。
整个攻击行动中,轰炸机群利用先进的隐身,导航和定位,精确打击弹药技术,精准地打击了目标,并且成功地躲避了对方的防空系统。但战争并没有结束。对方已经尝到了被攻击的滋味,会采取更加激烈的反应。
运20武库机出动
轰20机群第一波投弹中显示了强大的攻击力。在空军指挥的预期中,己方通过精准打击和高度机动性的军事行动迅速取得战术性的胜利,但实际情况却远超预期。
Xx军开战之前经过无数次推演,证明赛力思不过5万多战略战术目标,发射几千枚巡航导弹,B21再来个渗透打击,利用己方技术优势就可以随意攻击对方,让对手损失惨重,自己最多受到一点弹道导弹和远程巡航导弹的反击,造成不了多少损失,所以主动挑衅开战,但结果动手后,对方的反击不仅强烈,而且出乎意料地迅速和有效。没有多久战线就反推了,战报可以乱编,但战线不会!
战报的失实报道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更是加剧了局势的混乱。随着基地被炸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四处流传,甚至有人声称是外星人利用飞碟进行了轰炸。这种情况实际上是网络战的一种策略——“乱”。
随着军工股价的暴跌和全线市场的恐慌情绪,内部消息灵通的人士早已高位抛出离场,而跟风的人们则成为了被割的韭菜。那些金融集团军工复合体发财套路,是在在国家建设时期或国家混乱时期,如果环境平稳,那就设法制造混乱,重新建立秩序,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龙王爷卖伞,雨是不会停的!
这次跨洋战术攻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而攻击方自然会趁此机会进一步扩大战果。但因为轰20除了数量少了点,但这也不算是问题。
大型运输机挂载远程巡航导弹还是XXX军开发的,最早是为了让B52这种百年老机提高战斗力挂载了远程巡航导弹突防打击远程打击,这样轰炸机就是起到了一个发射平台作用,就是运输机也可以做这样工作,像这样的大型运输机手里可是有上百架,于是就搞出了“快速龙”,便宜量又足,能够快速形成战略性的打击力量。运20在换装了新型的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后,航程载重量都得到了提高,当时空军考虑到远程打击力量不足,就提出了武库机的改装方案,弹药也是“箭簇5000”远程高速智能打击弹药,该弹药不仅具有较高的命中精度,突防能力强,而且价格较低,能够在保证打击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作战成本。然而,这种战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确保远程打击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两个机场共起飞了30架运20武库机、10架加油型。每一架运20武库机都装载了16枚“箭簇5000”远程高速智能打击弹药。这些弹药被自动装填发射系统快速、准确地装填到机舱内的发射装置中,整齐地排列!
机场上这帮大家伙装弹加油后,像是一群大象排着队缓缓朝着机场跑道滑行。涡扇发动机声音响成了一片。在进入起飞跑道后4台发动机全力工作,推着飞机加速,在到达离地速度后,机头抬起离地朝着高空飞去。外面人看着这场面感觉壮观和激动。
而空军的指挥员却是着急上火,要是手里有一百架轰20,怎么会去让这些宝贵的大型运输机执行远程打击任务,赶紧写报告申请轰炸机,现在手里哪怕多增加一架都是好的!
但是这个世界上事情一头简单了,但另外一边就复杂了,他们和轰20机群一样要突破海蛇岛链战区跨洋打击必须通过海蛇岛链战区,他们不像是轰20那样静默通过,需要组织大规模的空中力量进行掩护。轰20端了人家老窝,股价暴跌到底,绿币大幅度贬值,各路股东和国会老爷们抄底后,强压着军方搞反击,把股价抬回去,再去收割一把!
武库机跨洋打击,海蛇岛链战区突防
岛链是太洋地区的一种地理概念,主要由一系列岛屿和海洋区域组成,用于保护和封锁某些重要航道或战略要地。Xx军的就是分散部署在这些岛链上坚固工事里。最初对赛力思的攻击火力,就是海蛇岛链分布基地打出来的,但随即就被赛里斯海空军火力强烈反击,被密集弹雨清洗过了几轮。现在24小时都有侦打一体的无人机在岛链上空巡逻。此外,大洋航路与岛群的联系被切断,整个岛链分布部署失去了合力,雷达也不敢开机,士气低落。
为了确保安全通过,空指挥中心精心策划了大规模的空中力量掩护行动。护航的歼轰26出动数量达到了26架,歼20达到了12架,期间需要进行了多次空中加油以进行全程护航。新歼16从原来8架增加了10架对地攻击挂载型,以压制对面防空力量。空警900预警机为整个机群提供了全程警戒,确保了行动的安全进行。海军方面也没有闲着,派遣了2000吨的隐身滨海战斗舰,该舰指挥着无人舰队抵近岛链关键岛屿实施侦查和火力打击。
在轰20越洋打击过后,对方判断海蛇岛链是必经之路,必须严防死守,这次运20武库机加上护航战机出来了一大片,动静也实在太大,海蛇岛链的被动雷达发现了后,才敢开启主阵雷达搜索,非常惊讶雷达屏幕上就看到一大片亮点,开始误以为是电子干扰信号,经过多类型传感器核实后,发现这是大型运输机群,xxx守军最早判断对方要么是空降或者空投重型炸弹,但机群也飞的太高了,在综合收到的B21基地被打击战情通报,断定他们是导弹攻击机,毕竟运20武库机不是啥秘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弹药的消耗、身体的疲惫、精神的压力,逐渐侵蚀着他们的意志。头顶的无人机24小时不停飞,时不时炸弹投下,让士兵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开始怀疑这个战争的意义。补给中断,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他们开始为自己的生命和退路担忧。xxx军是那种爆发力强但耐力差的那种。他们的战斗力在初期攻势猛烈,但时间一长,他们就像被风吹灭的火焰,渐渐熄灭。
在这种情况下,军事决策成为了关键。岛链守军一方面是要需要执行上级命令,另一方面是要保存实力。xxx军的岛链指挥官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看着雷达屏幕上不断接近的机群,他最终决定出动最后剩下的20多辆MK70集装箱式垂直发射装置,该发射装置可发射4枚“标准-6”舰空导弹以或者“战斧”巡航导弹,隐身远程巡航导弹,但是命令刚下达,对方的电子干扰机开始工作,让雷达屏幕上白花花一片,于是双方电子交战开始。
空警900在远距离上使用雷达合成孔径模式扫描岛链的轮廓,波速快速扫视着每一个角落。而那些看似寻常的山峰和山谷,却掩藏着MK70发生系统的巨大身躯。它们如同蛰伏的巨兽,等待出去撕咬的命令。发射阵地设立在山谷之中,岛链群山的遮挡与掩体的保护,使得它们在雷达的视线之外。垂直而出的导弹,一切都在瞬间完成,虽然己方战斗机不能能起飞,但反击仍然可以进行。
\"MK70装载标6,暗箭无人战斗机突袭
为了应对空中集群威胁,MK70这次装填了标准6远程空空导弹,其射程高达300公里,射高30公里,采用AIM120主动导引头,即便在雷达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它也能凭借先进的导引头锁定目标,发起致命的攻击。尽管主站雷达受到干扰,但面对对方数量优势,指挥官果断下令,将目标锁定在干扰最密集处。目标信息通过网络迅速传递至射击指挥车。掩体大门一开,导弹发射车一辆接一辆驶出。在发动机的轰鸣与军官的咆哮中,它们迅速树立起来,完成最后的更新后,导弹垂直升空,直扑目标。然而,对方早已察觉,导弹精确而及时地迎击,使得部分发射器在露头之际便被摧毁。导弹威力不大,却打的非常准确和及时,有的导弹没有发射几就被引爆,各种零件及残骸四处飞散。
“暗箭”无人战斗机在新歼16的控制下,通过隐身和电子干扰掩护,从敌方头顶上方发起搜索打击,使得敌方一直未察觉。然而,由于散布范围广泛,部分发射器得以逃脱打击,后面的任务交给了缓缓而来的“双尾蝎”无人机群,这些无人机它们不是最快的、最先进的并不适合打头阵,但非常适合空中占领这种业务。“标准6对空导弹发射升空后,需要雷达中继制导。雷达主站被定位后,6枚“箭簇400”导弹开始从新歼16瞄准发射后。高空加速平飞后,到达雷达上空,以4倍音速俯冲而下直接对主站雷达实施硬杀伤。
箭簇与铁穹的较量
在大约15千米的高度,弹群开始以螺旋弹道下降,然而对方的‘铁穹’导弹10多枚却从地面腾空而起进行拦截。一方快速螺旋下降规避,而铁穹拦截弹药就像眼镜蛇一样,极速挺直身体,吐着红色信子,把箭簇弹药吞下。其中3枚突破拦截,弹载雷达锁定了主站雷达天线,迅速接近,但这时候CRAM密集阵近防炮开始,雷达锁定了快速下降的“箭簇”弹药,在进入射程后炮管在马达带动下旋转,密集的炮弹射出,像是一把长刀砍了过去.......
20mm炮弹与箭簇高速智能弹药的较量
在控制室的雷达屏幕上,三枚快速下落的箭簇智能弹药像三颗流星,划破天空空,直指目标,“发射!”C-RAM指挥官的声音在控制室里回荡。射手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用力按下发射按钮。20毫米加特林开火长刀一样,扫了过去,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雷达屏幕,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一切。突然,一道耀眼的光团在屏幕上显示,那是战机成功拦截到了弹药发射。紧接着,又是一次爆炸声在控制室里回荡,一枚弹药在雷达天线上方200米的高度爆炸了。爆炸的碎片像雨点般砸向了天线,虽然相控阵雷达模块损失部分可以正常工作,但掩体内部上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这次爆炸的威力,
“继续保持射击”指挥官大声喊道。然而,最糟糕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最后一枚智能弹药在连续爆炸中直接命中天线,爆炸冲击波将天线模块吹得像爆米花一样到处都是,内部电缆燃烧后冒出了浓重的黑烟,相控阵雷达通过及时维修和更换受损模块,可以恢复雷达的正常工作,但现在补给中断,备件根本运不进来。
“继续保持射击”指挥官大声喊道。然而,最糟糕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最后一枚智能弹药在连续爆炸中直接命中天线,爆炸冲击波将天线模块吹得像爆米花一样到处都是,内部电缆燃烧后冒出了浓重的黑烟,相控阵雷达通过及时维修和更换受损模块,可以恢复雷达的正常工作,但现在补给中断,备件根本运不进来。
而这时“暗箭”战斗机随即发现了这些碰吐火蛇的加特林和铁穹发射系统,小型精确制导弹药直接扔了下去,这个体积太小速度又快,智能程度高能准确识别目标,即便是CRAM也难以拦截,这些弹药灵巧的从天而下,直接对着要害攻击,弹药舱被引爆,炮管和没有爆炸的炮弹四处飞散。
激光武器的拦截
在雷达主站遭受攻击的那一刻,副站的待机雷达迅速接替,继续追踪空中目标。数据链不断发出标准6对空导弹的指令,然而,对方的电子干扰战力强大,电子侦查系统通过相控阵雷达副瓣迅速定位了雷达的位置,再次发射了箭簇弹药攻击,这次没有了拦截,弹药直接命中。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电子接收机的信号大幅减弱。
在电子干扰和直接杀伤地面雷达的联合攻击下,在电子干扰和压制地面雷达的联合攻击下,许多标准6导弹失去引导信号,开始漫无目的地乱飞。但还有20多枚从高空朝着运20武库机群飞去,这些身材粗壮的运输机,可没有那么多先进雷达和各种传感器,只有些简单的自卫干扰系统。
空警900预警机发现了这些高速而来的标准6导弹,通过数据链组织机群拦截,飞在高空的轰20这时没有隐身的必要,根据目标指示开启了雷达,在威胁区域内很快定位到了目标,高空没有云层干扰,在15公里距离雷达和光电系统联合定位发现目标后,轰20的激光发射器开始工作,激光器先低功率发射,对目标跟踪,然后功率逐步加大,光束照在了弹体上强度逐渐加强,被高温融化的金属液态直接喷出,弹体被迎面而来高速气流直接冲断。
只是这次轰20出动了2架,空袭很大后面还有8枚标准6继续飞了过来,空警900预警机指挥,一直在高空掩护的歼轰26机群迅速接近这些导弹,用机载雷达对这些高速高速定位后,二打一的数量发射了16枚空中拦截弹药,有5枚标准6导弹被直接命中,但由于速度太快,2枚没有被拦截到,标准6的雷达制导弹头已经开机搜索目标,而这时天上的两架“暗箭”无人战斗机,在歼26的指挥下,直接冲向了这两枚导弹,这是一次同归于尽的攻击,爆炸的气浪甚至让运输机上的飞行员都感觉到了震颤。
随后,“双尾蝎3”无人机飞抵岛群上空,开始对地面的暴露目标进行清扫。这些无人机能够在岛上转悠两天,确保守军老实安静。而对于xxx军来说,这些嗡嗡响无人机无疑是最折磨人的!
在飞越岛链后,而歼16和“暗剑”无人机则需要返航。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长途飞行任务主要是空中加油。编队逐渐接近第一航母编队。
对B21基地的连续打击
此时,轰20进行了精确定位,并通过高速数据链将射击诸元下发至运20武库机的发射器上的控制计算机。弹药经过通电自检无误后,装订设计诸元,固定在发射架上。在接到轰20的命令后,它们连续发射了470枚“箭簇5000”,这些弹药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迅猛地飞向了远方的B21基地......
攻击双岛航母编队
双方兵力部署:
赛力思联合作战中心的大屏幕上,态势图清晰地显示着双方的兵力部署。B21轰炸机基地遭受重创,无法再支持大规模的轰炸行动,未受损的飞机开始紧急转场。第一航母打击编队赢得了宝贵的补给与前进机会,继续切断整个大洋航路,各种混乱情况开始出现,这无疑给五国联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紧张的局势中,一支强大的五国联军的支援舰队力量正在集结,该舰队最为明显特征就是双岛形的航空母舰,为了便于设置燃气轮机进排气口,它们被设计得与众不同,有65000吨排水量,舰体长度280米,最大宽度71米,吃水10米,最高航速25节。而在其护航队伍中,有4艘45型号驱逐舰、6艘26型护卫舰以及2艘补给舰。这支舰队的动力装置实现了电力推进,噪音控制得当,搭载了共60架F-35B战斗机、8架MASC预警直升机和12架EH-101反潜直升机。整个舰队反潜能力很强,但无法应对弹射型航母的隐身舰载机机群的攻击。
F-35B战斗机在垂直起降方面表现出色,但在高强度海空环境下作战的能力有限,故障多,出动能力低下,只能形成一个2架战斗巡逻线。因此,开战后不久就被调到了二线位置。然而,战局变化莫测,如今情势紧急,即便是F-35B也需披挂上阵。
在深邃的蓝海之上,双岛航母编队悄然矗立。晨光洒落在甲板上,舰体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然而,在这宁静的美景之下,涌动着即将爆发的激战。
詹姆斯·克拉韦尔中将,出身海军世家,肩负着指挥这支自1982年以来最为庞大的舰队的重任。这支原本负责护航任务的舰队,如今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海空大战。尽管联军总部下达了命令,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无异于拿着短刀冲向敌人的长矛盾牌阵。然而,这个国家的海军传统是:临敌必战。
每天早晨,中将都会穿着熨烫得一丝不苟的海军军服,检查舰队。随后,他会步入舰体内部的指挥中心,接收最新命令、分析作战态势。
考虑到F35B战斗机的腿短缺陷和缺乏远程预警机的困境,舰队向联军总部申请了E7预警机和路基的F35战斗机支援。在这片盛产铁矿的土地上,五国联军的机动打击力量实现了内部作战一体化,为舰队提供了强大的支援。
但让将军想不到的是xxx国内金融资本为了提振因为战败下跌股市,散布了一些联军准备实施反击的消息,而且兵力和动态还都挺详细,就怕别人不信。金融强国本性,只要有赚钱的机会就不会放过,哪怕是买命的也敢赚。金融资本在人的恐惧和贪心中起伏不定赚钱,而战争则是发财的最佳机会。至于战争造成的后果,对于并不重要,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有足够的钱再重建不就好了吗。
赛力思通过高轨卫星发现了双岛航母编队的动态,至于股市消息开始大家都没有人会相信,但是后来发现这些消息竟然和卫星情报对上了,都觉得不可思议,对于赛力思来说现在也是兵力紧张,航母和远程轰炸机都不够用,现在大型军舰建造周期都比较长,形成战斗力慢,所以当初海军就在16和17舰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多用途简化版本的076多用途舰,有1部电磁弹射器,可以起降J35战斗机,燃气轮机+电机推进,最高航速达到27节,还能够携带少量登陆舰,但简化了舰载设备,降低了造价,价格只有17号航母的一半,实现了多产线同时开工,这次为补给护航出动了2艘,搭载了共计48架J-35H战斗机、12架预警直升机和24架大型反潜直升机,16架HKG-9000预警机,4艘高速战斗补给舰,3艘综合补给舰,由2艘055A,4艘052D,4艘053A+,2艘054B进行护航,编队内还编入了12艘千吨无人舰。
作战态势:
双岛航母编队,尽管对抗大型航母有些力不从心,但对于这种规模的航母编队,五国联军认为仍然具有相当的攻击力,对方主力舰队被牵制,没有办法支援他们,而且只要攻击得手,对方第一航母编队就会面临弹尽粮绝,然后他们的核动力航母集中兵力实施毁灭性打击,完全扭转战局!
轰20远程出击
但赛力思联合作战中心的大屏幕态势图上看到对方航母编队的攻击方向,两个编队虽然距离还有上千海里,但2天后就会进入对方双岛航母的拦截范围,而076编队得到消息,从上到下都想大干一场,编队的055A大型驱逐舰上装有鹰击21弹道反舰导弹,可以在500海里外攻击对方,但现在编队任务是用最快速度护送补给舰与第一编队汇合,现在对方核动力攻击潜艇,外围转悠,要不是有反潜直升机和无人舰压制早就扑了上来撕咬了。最后联合指挥部决定用轰20实施对敌方双岛航母编队实施打击。
联合指挥部首先安排076编队HK-10K远程舰载无人预警机进行对整个海域的搜索密度,收集和分析关于双岛航母编队的情报,包括其位置、航向、航速、编队组成、防御措施以及F-35B战斗机的动态。现在轰20任务繁重,本身隐身飞机维护量就非常大,连续出击让维护工作量急剧增加,很多地面勤务连续几天没有休息,而很多作战单位都在申请作战支援,而空军指挥员只能依据作战任务轻重急缓排队,但这次任务明显是价值极高的那种——炸毁几辆坦克哪有炸沉航母的功劳大?不用上级说自己就想办法了,但就是这样,计划是出动10架轰20携带“箭簇”1000智能远程攻击弹药实施攻击,但现在能同时出动的只有8架。其他要么在执行任务,要么在维护。这些信息都实时传递到了指挥中心的屏幕上,联合作战部做了短暂讨论依然决定挂弹加油准备出击,由于箭簇1000智能弹药轻一些,每一架轰20可以挂载18枚。
“双岛”编队在海上快速行驶,各舰之间通过数据链链交换信息,E7预警机和F35A战斗机连续升空,现在整个大洋海空都是作战状态,没有那么多民用目标到处乱飞,识别起来容易一些,雷达屏幕上是空白,但随着本方航母距离对方越来越近,在500公里极限量程上发现了2架高度在20公里的飞行目标,速度也不快,S型的搜索航线,通过电子侦察系统发现对方还雷达波在扫描,判断为对方的长航时无人机,这个信息让舰队迅速紧张起来,没有想到对方的侦察力量搜索距离这么远,来的这么快。
但他们距离F35A已经航程够不到,只好紧急起飞甲板待命2架待命的F35B战斗机,携带AIM120空空导弹起飞拦截,2架HK-10K远程舰载无人预警机在100多公里的距离上发现了冲过来的F35B战斗机,转向脱离,但毕竟速度有点慢,被AIM120空空导弹击落一架,舰队指挥中心内部一片欢呼,感觉胜利在望。
但詹姆斯·克拉韦尔中将却非常清醒的很,对方的侦察机飞的也太远了,这个和认知中的海空完全不是一回事情,对方的无人机肯定不止这么两架,现在他担心的是对方的潜艇和远程反舰导弹,即可下增加反潜直升机对重点区域的搜索数量,并让舰队准备投放无源干扰器件,同时增加预警机直升机的数量。
就在舰队一片忙碌的时候,舰载远程预警雷达又发现了1架对方的无人预警机,但这次在F35B战斗机赶到之前又转向了,但过来一个小时另外一个方向上又出现了一架,在F35B没有到达之前又跑了。中将已经明白舰队已经被远程跟踪了。
但他也没有硬冲,命令舰队转向进入陆基战机保护范围内,就在对方认为对方无人机发现舰队转向,实施想要抵近侦察,但遭到陆基起飞高速而来的F15EX战机,又被击落一架。
整个战况都通过数据链在指挥中心显示,让指挥员觉得这个家伙有点难对付!于是........
【扇歌 - 科幻平台 更多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