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知名自动驾驶公司纵目科技已申请破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纵目有点可惜,但发展没赶上行业变化,破产比较可惜。
早先智驾系统物理分两块:泊车系统+行车系统,两者独立。很多车配有初级的L2道路行车辅助功能但不配泊车功能,车厂则在车型的功能配置与供应商选择上可非常灵活。相对简单的定点泊车功能领域,容的下一些小型专精此道的小公司生存。
泊车系统:4个广角鱼眼+N个超声波+1个泊车域控。行车系统:感知融合+功能二合一小域控(一般在前向摄像头上),外加前视/侧视+后视(选配,看后向功能要求)摄像头,以及2/4个角雷达+1前向雷达。
行车/泊车功能系统物理分开 独立选配模式下,纵目这种专搞泊车功能供应商有生存空间,曾经与某些大厂签过单也签过战略合作协议。上过塞力斯问界早期某款车型(早期赛力斯车型的智驾配置要求简单且成本优先,只要最简L2行车主动安全辅助功能+最简泊车辅助功能。华为内部自研系统起步就是L2++全域全功能高级智驾系统,功能远超要求且成本极高。最终行车功能系统选B公司, 泊车选纵目,山西问界事故车就是此配置。基础L2车型,谈不上智驾。 出事后华为被黑的挺冤,后面有啥操纵就不说了。)
智驾逐渐往全域、点到点连续功能发展后(从停车场 To 停车场),独立泊车系统已无生存空间,智驾系统形态就是1个大算力集中域控带所有传感器,1套系统完成行泊所有功能,1个供应商。
三年前纵目自己也在泊车功能进化研发中发现问题并开始调整:基础泊车功能只需在车位上折腾,可以不理会行车功能要求。但高阶泊车功能,比如华为提供的这种泊车方案:人在停车库场电梯处直接下车。车辆自行驶离在停车库场内巡航扫描构图,发现可用车位后自行泊入再通知车主。车主离开时在应用端上通知车辆到几号电梯口接人,此时车辆将自行启动行驶到指定地点会和。这种泊车功能实际已深度融合了泊车行车两类功能,纯粹的定点泊车系统已然没出路。这时纵目泊车方案也开始也搞库场内的行泊一体。但是进入这个领域后,它已然无法再和一堆大系统供应商竞争。
纵目跟小米就是典型Tier1 供应商和OEM关系,只不过OEM自己智驾系统研发能力不足,投点资直接抱养一个现成Ti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