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海空天研讨会”上,美国海军空战部迈克尔·唐纳利少将讲了这样一席话:“当美国海军小心翼翼地向舰载无人机迈进时,中国则在加速研制隐形舰载无人机,这将威胁到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平衡”。日本《亚洲时报》就此评述说:“中国正在应用新一代无人机打击力量转型其舰队,而美国海军的无人机战略仍在裹足不前”。

美国军事网站《战区》载文表示,中国在隐形无人舰载机领域的快速发展,凸显了无人系统应用于海军航空的紧迫性,引发了对与舰载无人机协同的F/A-XX第六代战斗机进展迟缓的担忧。文章称,海军的协同作战飞机(CCA)将与空军共享一个通用架构,以实现更高的互操作性。然而,这给航母作战的独特需求带来了严重障碍,因为航母甲板比陆基机场更受限制、发生碰撞的风险更大,也使高度自动化和优化的调度系统更加复杂,特别是无人机在载体环境中变得更加自主和数量更多的时候。

500

美国海军学会(USNI)网站载文称,美国海军目前采取的整合措施,是在\"布什\"号航母建立首个无人空战中心(UAWC),以支持扩展内部任务舱等功能的MQ-25“黄貂鱼”无人机使用,然后对其它航母进行类似的升级,逐步推动向无人作战平台的转变,进而使无人机在航母舰载机中的占比达到60%。然而,MQ-25作为无人攻击平台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该无人机的结构与系统并非为适应速度、隐身、多功能和灵活性的要求而设计的。由此,有专家认为,F/A-XX项目的延迟给海军协同作战无人机的发展蒙上了阴影。显然,在没有F/A-XX作为有人指挥飞机的情况下,发展海军协同作战无人机没有战略意义。

500

特别一提的是,美国副防长凯瑟琳·希克斯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美国在将无人机整合到联合作战行动中,按照中国所能达到的水平扩大生产规模等方面困难重重”。就此,日本《亚洲时报》载文指出:“拖延和犹豫有可能将技术主动权拱手让给中国。目前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像中国那样系统地整合无人机——将其视为作战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利用无人机弥补有人平台的不足,并运用高性价比的系统给予对手饱和打击”。

据中国军媒报道,无人机平台正在部署到航母、两栖攻击舰以及驱逐舰等各类舰船上,显现了将无人系统全面纳入海军作战的规划、应用与发展。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海军因战略谨慎和预算摩擦而步履维艰之时,中国对隐形舰载无人机的积极推进有可能重新定义航母战。如果美国不做出果断的转变,就有可能在这个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落后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