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在辽宁沈阳工业展览馆发生一起问界M7 Pro展车碰撞事故,导致人员受伤和多车损坏。

针对此事,问界客户支持已经发布了声明,称事车辆为M7 Pro,此事造成一名人员受伤,深表歉意,已积极协助就医,经检查伤者轻微挫伤,当日已出院。

至于事故原因,问界方面称,事故发生于车展撤展前夕,车辆未处于展车模式,导致车辆被误启动。因主驾未系安全带,且方向盘大角度干预,不满足AEB触发条件。

500

问界在声明中多次致歉,承诺与车展方协商后续处理,但事故责任需进一步厘清。

一方面,车展主办方撤展流程是否规范?展车模式切换是否纳入标准化操作?另一方面,问界作为车企,是否应在展车模式设计上增加多重防误触机制?此外,公众对AEB系统的质疑也值得回应:在紧急情况下,系统能否突破部分条件限制以优先避险?

毕竟,此次事故展车模式未激活是直接导火索。展车模式作为展会场景下的特殊功能,本应限制车辆动力输出和移动能力,但涉事车辆因撤展前的操作疏漏未能启用该模式,导致误触启动后失控。而驾驶员操作不当与AEB系统触发条件未满足加剧了风险。声明指出,主驾未系安全带且方向盘被大角度干预,使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无法启动。

这次事故也给业界敲响了警钟,近期因为智能汽车的多发事故,已经让公众对智能汽车安全性的高度敏感。这样的情形下,车企需在技术解释与责任承担间找到更清晰的表达方式,避免“甩锅”嫌疑。

此次事故为行业敲响警钟。智能汽车的安全不仅依赖技术先进性,更需完善场景化应用规范。此次事件虽未造成严重后果,却揭示了“非常规场景”中的系统性风险。车企唯有将安全逻辑贯穿技术研发、场景管理和用户教育全链条,才能真正赢得公众对智能驾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