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突破: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引领生命科技前沿发展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在旅游和经济领域光彩夺目,更在生命科技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性的风暴。近年来,厦门市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生命科技领域的新焦点。
一、厦门市细胞治疗研究中心:开启细胞治疗新纪元
2023年3月6日,厦门市细胞治疗研究中心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揭牌成立。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厦门在细胞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细胞治疗,作为一种前沿的医疗技术,通过将自体或异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工程修饰或刺激活化,增强其免疫功能或修复再生能力,再回输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厦门市细胞治疗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对《厦门市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落实,更是对肿瘤、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病及罕见病等领域技术突破的积极探索。中心一期工程建设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配备了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放行检验质控平台、细胞资源存储库等技术平台,为全市的临床细胞治疗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二、AI辅助活细胞单粒子追踪:科技赋能药物递送
在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厦门大学的方宁教授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成功研发了一种自动化、高速、多维的单粒子追踪(SPT)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实时自动追踪和解析药物递送机制,为制药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传统的单粒子追踪方法受限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难以实现对活细胞内分子和纳米颗粒的精准追踪。而方宁教授团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突破了这些限制,实现了对活细胞内分子和纳米颗粒的全方位、精准追踪。这一技术不仅能追踪纳米颗粒在三维空间的位移,还能首次观测到它们的旋转运动,极大地提升了实验的精度和效率。
三、癌症治疗新靶点:厦门大学研究团队的突破性发现
癌症,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而厦门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发现了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活性氧(ROS)。活性氧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而其水平升高被认为是癌症的标志之一。
刘文教授和吴振教授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名为“Targeting the PHF8/YY1 Axis Suppresses Cancer Cell Growth Through Modulation of RO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PHF8作为转录共抑制因子,通过直接去甲基化非组蛋白底物YY1,抑制大量ETC基因,从而驱动ROS产生和癌细胞生长。基于这一分子机制,研究团队进一步筛选获得了特异性靶向PHF8酶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iPHF8,为治疗结肠癌、肺癌等癌症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四、四大科创“引擎”并进:厦门科技创新的全面开花
厦门的科技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生命科技领域。今年,厦门市在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了四大科创“引擎”并进的策略,全面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无论是翔安区中试基地的益生菌微胶囊制备,还是嘉庚创新实验室的锂电池自动化组装设备,都展示了厦门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全面开花。
五、鼓浪波头逐“新”篇:厦门的未来展望
厦门,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产业发展。从马銮湾智慧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到天马光电子8.6代新型面板产线项目的推进,厦门在加速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争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厦门形成了高效协同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特别是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厦门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此外,厦门还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包括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前沿战略材料等,以抢占发展先机。
结语
厦门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不仅是这座城市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生命科技领域不断前行的有力证明。未来,随着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厦门必将在全球生命科技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