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社保微服务升级:便捷办理新体验,市民福利再提升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厦门市在这一领域再次走在了前列,通过创新探索“社银合作”新模式,实现了22项人社便民服务就近办理,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办事体验和满意度。

一、社银合作:家门口的社保服务

从2024年4月15日起,厦门市民在当地建设银行网点,可以自助办理包括申领第三代社保卡、养老金待遇信息查询、打印养老金收入证明等在内的20多项社保业务。这一举措标志着厦门市在“社银合作”模式上的全新突破。

1. 试点先行,逐步推广

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城建支行作为首个试点银行网点,率先在银行自助机上开通了22项社保业务办理功能。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市民通过银行网点顺利办理了申领第三代社保卡以及查询、打印个人权益记录单等业务。市民张女士表示,通过自助制卡机,5分钟就能办好,操作简单又方便。

2. 业务范围广泛,覆盖多领域

目前,该项业务范围涵盖社保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多个领域。从4月15日起,厦门市岛内外6区的20个建设银行网点均可提供这些服务。工作人员介绍,此次“社银合作”模式将人社服务业务前移至银行网点、自助终端,既方便了市民办事,又发挥了银行网点密度大、服务人群广等优势。

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套餐服务暖人心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厦门市社保中心积极推动“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办理改革,将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办事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推行集成化办理。

1. 精简材料,缩短时限

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升级系统平台、数据共享等方式,厦门市社会保险中心对“一件事一次办”涉及的多个社保事项的申请材料和表单进行整合,实现一个入口申请,提交一套材料,一网受理审核。例如,申领工亡人员有关待遇实现事项联办后,8个事项的办事材料由原来的42份精简为19份,办理时限由原来的32天减少至6天。

2. 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服务

市民可通过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和厦门智慧人社微信公众号申请办理“一件事”服务事项。同时,在厦门市政务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厅公布“一件事”办事指南,设立相关综合受理窗口,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此外,还积极探索窗口前移、服务延伸,充分利用社保卡业务前移的优势。

三、网上办、掌上办:医保缴费更便利

在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方面,厦门市也紧跟时代步伐,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的非接触式缴费方式。

1. 多渠道缴费,方便快捷

江苏省常州市的居民王德明通过手机缴纳社保费的经历,代表了缴费方式的一种便利化趋势。目前,江苏省已有超过7500万缴费人通过网上和掌上方式缴纳保费。厦门也在这一领域积极探索,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合作,简化了新生儿医保登记及缴费流程。

2. 社税驿站:服务下沉至医疗机构

大连市税务局推出的“社税驿站”,将服务下沉至医疗机构,优化了新生儿的政务服务流程。这一举措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认为它提升了税务部门的服务效能,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社保费征缴服务。

四、“i厦门”服务全新升级:智慧城市新标杆

在数字化政务服务的探索中,“i厦门”平台也迎来了全新升级。

1. 全新界面,优化体验

“i厦门”App7.0版本在UI界面、应用服务分类方式、智能搜索逻辑、数据应用等方面做了全面升级,为使用者带来全新体验。新版本的各项政务服务按个人、企业的生命周期重新分类,更加符合用户实际应用场景。

2. 一键填写,高效便捷

“小i快填”服务是新版本的一大特色,通过授权查询调取功能,能一键填写表单资料,大大节约了用户办理时间。同时,新版本对用户数据安全的考虑也十分周全,调取的个人资料数据有国家级的加密保护。

3. 在线证明打印,方便快捷

新版本还推出了在线证明打印中心,首批推出6类12项可在线打印证明的服务,包括不动产、公积金证明材料等。

结语

厦门市的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更体现了政府对市民需求的关注和回应。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服务的持续优化,厦门市民将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也将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