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厦门工博会:聚焦智能+产业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引言:

在时代的浪潮中,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预示着产业的巨大变革。2023年7月29日至31日,一场盛大的工业盛宴——厦门工业博览会暨第27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简称“厦门工博会”)在鹭岛璀璨绽放。这不仅是一次展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更是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一、展会背景:风雨无阻的工业盛会

原定于7月27日开幕的厦门工博会,因第五号台风“杜苏芮”的来袭,不得不延期两天。然而,这场自然灾害并未能阻挡参展商和专业买家的热情。主办方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迅速反应,全力保障参展人员的安全,并确保展会相关服务与接待工作的高效运转。

厦门工博会自创办以来,已走过26个春秋,成为海峡两岸乃至全球工业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展会以“聚焦新工业,赋能促发展”为主题,展览规模超过7万平方米,汇聚了近1000家参展企业,涵盖了智能制造、数控机床、电子信息、生态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工业制造上下游产业。

二、智能+产业:引领行业新风向

在本次展会上,“智能+”成为最耀眼的关键词。国际知名企业如山崎马扎克、松下机器人、沙迪克、日本牧野、德国孚雷、邦德激光等纷纷亮相,展示了他们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突破。

  1. 智能制造:工厂的“智慧大脑”

智能制造是工业4.0的核心。在展会现场,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智能工厂的运作模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山崎马扎克的智能机床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远程操控,大大提升了生产灵活性。

  1. 数控机床: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数控机床作为工业制造的“利器”,其精度和效率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本届展会上,众多企业展示了高精度的数控机床设备,如德国孚雷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能够在复杂曲面加工中游刃有余,精度达到微米级别。

  1. 电子信息:智能化的“神经中枢”

电子信息产业是智能化发展的基石。展会上,松下机器人展示了其最新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这些技术如同智能设备的“神经中枢”,实现了设备间的无缝对接和信息共享。

三、中小企业:积极求变的转型先锋

2023年是会展业全面复苏的关键之年,中小企业在面对市场变革时表现出了强烈的转型意识和变革需求。厦门市着力推进会展业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和市场化,通过做大做强会展产业链,精准赋能城市经济发展。

在厦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塑料企业以应用需求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解决方案设计等项目。例如,卡古迪维斯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新型环保塑料材料,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未来展望:智能+产业的无限可能

厦门工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当前工业领域的最新成果,更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智能+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 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产业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产业将迎来更多创新成果。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跨界融合:打造产业生态圈

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行业的协同合作。通过跨界融合,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1. 人才培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加强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队,将为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结语:

2023厦门工博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智能+产业正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场工业盛宴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技术的革新和产业的升级,更感受到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让我们共同期待,智能+产业在未来的岁月里,引领行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