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拓展园林绿化发展空间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引言

在东海之滨,有一座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居民,那就是厦门。近年来,厦门深入实施“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致力于拓展园林绿化发展空间,促进岛外新城加快崛起,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本文将带您走进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探寻其园林绿化发展的奥秘。

一、春日里的厦门:绿潮涌动,繁花满城

春日的厦门,仿佛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山海健康步道梅海花台,五彩斑斓的金鱼草竞相绽放;狐尾山、大屏山上,娇艳欲滴的樱花铺满山谷;公园绿地、主次干道、郊野山地间,黄花风铃木、宫粉羊蹄甲、洋紫荆、桃花、火焰木争奇斗艳,将城市装扮得分外美丽。

市民和游客纷纷走出家门,拥抱春天,感受高颜值生态,畅享高品质生活。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的第43周年,植树节当天,爱绿、植绿、护绿的氛围在厦门日渐浓厚。

二、园林绿化新举措:共享绿地与立体绿化

去年,厦门新开放了13个公园绿地的20个试点区域作为共享绿地。市民可以在集美十里长堤露营,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此外,厦门还持续推进立体绿化,开满三角梅的天桥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在厦门园林植物园建成开放,为城市增添了新的生态亮点。第十四届厦门园林博览苑春节郁金香花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展示了厦门园林绿化的独特魅力。

三、五缘湾:生态宜居新城的崛起

五缘湾,作为厦门岛内东部的一颗明珠,经历了从滩涂到城市会客厅的华丽转身。随着湖里东部旧改进程的推进,五缘湾片区与湖边东片区相得益彰,成为岛内大发展的关键拼图。

五缘湾湿地公园与湖边水库是湖里区两片紧紧相邻的城市绿肺。湿地资源丰富,生态优美;湖边水库绿意盎然,远可眺绿岛鹤飞,近可看碧波微澜。傍晚时分,沿湖边水库的东部步道步行,林影庇荫,孩童嬉闹,老人话仙,一幅和谐宜居的画面。

四、智慧韧性城市:管廊论坛助力宜居建设

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厦门举办了管廊论坛。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论坛在厦门举行,探讨了地下综合管廊改革发展新路径。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补齐地下基础设施短板,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五、特色公园:扮靓城市街头,提升幸福指数

厦门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裸露土地等,建造了一批特色街头游园、口袋公园。海港区的金梦海湾片区分布着8个特色带状公园,将海岸线串联成滨海休闲景观带。

此外,厦门还围绕居民区、生活圈建设了10座口袋公园,让绿色普惠市民,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截至目前,厦门共建设了70余座口袋公园,绿化面积达11.18万平方米。

结语

厦门,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园林绿化发展模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都市。未来,随着更多绿化项目的推进,厦门将成为更加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吸引更多人前来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延伸阅读

  1. 厦门园林博览苑:作为厦门园林绿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园博苑每年都会举办各类花展,是市民和游客赏花游玩的好去处。

  2. 五缘湾湿地公园: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是厦门生态建设的重要成果。

  3. 湖边水库:作为厦门重要的淡水湖泊,湖边水库不仅是城市的水源地,也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地方。

  4. 厦门管廊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韧性,也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这些具体的项目和举措,厦门正一步步实现其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美好愿景。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了解厦门的园林绿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