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绿色革命:废品回收新风尚,环保经济双料俱佳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指引下,全面节约战略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建设成为新时代的重要任务。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正以其独特的创新和实践,引领着一场绿色革命。每年将15万吨低值可回收物“变废为宝”,经济价值超1.35亿元,厦门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全国提供了宝贵借鉴,也为环保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低值可回收物的困境与挑战
低值可回收物,如一次性餐盒、塑料杯、泡沫塑料等,因其经济价值低、回收成本高,长期以来被视为废旧物资回收的“短板”。传统的焚烧或填埋处理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带来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问题。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市及县城垃圾清运量达3.17亿吨,其中低值可回收物占比高达40%~50%,年产生量约1.4亿吨,但材料化平均利用率不足30%。
二、厦门的创新实践
面对这一挑战,厦门市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政府统筹部署、企业积极参与、市民广泛支持的绿色发展路径。
-
政府统筹,政策支持
厦门市政府高度重视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回收体系建设。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降低企业回收成本,提升回收积极性。 -
企业创新,技术突破
汉阳达(厦门)环保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了低值可回收物的高效分拣和再利用。公司采用先进的分拣设备和技术,将废塑料、废玻璃等低值可回收物进行精细化处理,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
市民参与,全民行动
厦门市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开发旧物回收小程序,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回收效率和便利性,用户可通过小程序便捷预约回收服务,并获得积分奖励,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活习惯。
三、经济与环保的双赢局面
厦门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项目,不仅有效减少了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价值。每年15万吨的低值可回收物,经过处理后,经济价值超过1.35亿元,实现了环保与经济的双赢。
-
资源节约,减少浪费
通过回收利用,大量低值可回收物得以重新进入生产循环,节约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减少了资源浪费。 -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回收利用减少了垃圾填埋和焚烧的数量,降低了土壤和空气污染,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
创造就业,促进发展
废品回收产业链的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四、未来展望与启示
厦门的成功经验表明,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未来,厦门将继续深化废品回收体系建设,推动更多企业和市民参与,打造更加绿色、和谐的城市环境。
-
技术创新,提升效率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废品分拣和再利用的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政策引导,完善机制
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废品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回收利用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
全民参与,共建绿色家园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保意识,鼓励更多市民参与到废品回收的行动中来,共同建设绿色家园。
厦门的绿色革命,不仅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让我们携手共进,推动废品回收新风尚,共建美丽中国。
结语
厦门的实践证明,废品回收不仅是环保行动,更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通过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让我们以厦门为榜样,共同推动绿色革命,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