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王彦晖教授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中医药创新引领健康未来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中医药这一古老而神秘的学问正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2023年3月25日晚,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学教授、主任医师王彦晖在“知无央学堂”系列公益讲座中,以《认识中医学的几个关键角度——中医现代话》为题,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他在中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公众揭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健康未来。

一、中医学的研究角度:健康的三要素

王彦晖教授首先从中医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形象地分析了健康的三要素——“种子”、“土壤”和“健康(正气胜邪)”。这里的“种子”指的是健康基因,而“土壤”则是指利于健康基因表达的内环境或不利于致病基因表达的内环境。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王教授解释了实证与舌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象、症状、检查三者有效结合在中医学获取信息中的重要性。

例如,王教授提到,一位患者的舌象变化可能预示着体内某种疾病的早期征兆,通过结合症状和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病情,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中西医的差异与互补

在讲座中,王教授从方法论、思维方法、认识重点、诊断方法、诊断结论、治疗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中西医的差异。他指出,中医和西医各有其擅长的领域,中医药学是推动人类认识自然水平的飞跃,为解决健康和疾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教授举例说明,中医在调理慢性病、亚健康状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西医在急性病、外科手术等方面则更为高效。他认为,只有有效结合中医和西医,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

三、中医药创新的实践与应用

近年来,中医药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王教授特别提到了福建人工智能产业的两大重磅模型——厦门大学空天信息智能研究团队的“南强·慧眼”航空智能运维视觉行业模型和康亲(厦门)控股有限公司的“保生·妙算”中医大语言模型。

“保生·妙算”作为一款面向中医医疗和大健康机构的大语言模型,具有中医临床智能辅助诊断的能力和中医养生调理的问答等能力。这一模型的发布,不仅是福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突破。

四、两岸中医药创新的合作与展望

在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研讨会暨海峡两岸中医药青年人才论坛上,王彦晖教授与来自海峡两岸的近300名中医药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未来。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指出,加强两岸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提升中医药的全球影响力。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就中医药科技创新、智慧中医技术研发与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厦门大学药学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曾子晏分享了干细胞与中医药结合为疾病治疗拓展新方法和思路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五、结语:中医药创新的未来展望

王彦晖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公众带来了全新的健康理念。正如他在讲座中所言,中医药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医药必将在未来的健康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知无央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厦门大学在推动终身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为,也为广大公众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中医药知识的宝贵平台。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医药创新引领的健康未来,将为每一个人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和学习,共同见证中医药创新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