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诞生400周年!海峡两岸多地相继通过召开纪念大会、举办祭奠活动和文化节等形式,缅怀炎黄子孙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的丰功伟绩,集中体现在极其成功地扮演中华文化扎根台湾的奠基人角色上。

首先,驱逐非法侵占台湾宝岛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强盗,铲除刚在台湾萌芽的欧洲殖民文化。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强盗非法侵占中国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无比愤慨。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强盗在海上掳掠,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进行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强盗以沉重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以大明招讨大将军国姓爷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4月30日,郑军经由鹿耳门海道进入台江内海,在禾寮港(今台南市北区开元寺附近)登陆,首度与荷兰殖民强盗海军展开海战,击沉军舰Hector号,取得台江内海控制权。同时,郑军在北线尾地区击败荷兰殖民强盗陆军,以优势兵力包围普罗民遮城(今台南赤崁楼)。5月4日,弹尽粮绝的普罗民遮城守军,出城投降。8月中旬,郑军在台江内海第二次同荷兰殖民强盗海军展开激烈海战,击沉一艘军舰并夺取数艘舰船,取得大胜。荷兰殖民强盗军队自此丧失主动出击能力,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地区长官揆一以及残余人马,被郑军彻底围困在热兰遮城(今台南市安平古堡)。

郑成功在致揆一“谕降书”中严正指出:“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被围9个月后,绝望的揆一,不得不于1662年2月1日签字投降。欧洲殖民文化台湾化的罪恶企图,随之胎死腹中。

其次,首次实质性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中华文化在台湾生根有了深厚的沃土。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台湾远古时代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涌入,形成台湾海峡,才与大陆分离。

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市左镇区发现的台湾迄今最早人类化石“左镇人”,是开发台湾的先驱。左镇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有亲缘关系,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

夏商时期,台湾属于九州中的扬州。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那一年,东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舰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炀帝先后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率队前往流求(今台湾)。9至10世纪,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

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晋江)管辖,派兵戌守。

元世祖派官员到台湾宣抚,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这是中央政府首次设置台湾地区官署。

明朝初期仍设澎湖巡检司,直至1387年因实施海禁而废除。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船队曾在台湾停留。1563年,明朝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复设澎湖巡检司。

明朝末叶,福建人颜思齐、郑芝龙为抗拒官府欺压,带领闽粤地区民众迁居台湾,在当地从事农耕,发展贸易。同时,自发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和荷兰人,开启台湾反抗外敌史。1628年闽南大旱。郑芝龙组织闽南灾民数万,到台湾垦荒定居。台湾自此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1624年,荷兰殖民强盗为建立与中国、日本贸易据点,非法侵占南台湾。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强盗非法侵占北台湾,但最后为荷兰殖民强盗武力逐走,台湾由荷兰殖民强盗独占。

综上所述,永不停歇的中国历史列车,运行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中国政府对台湾行政管辖权,才真正落到实处。武力驱逐荷兰殖民强盗后,郑成功改称台湾为东都(郑经继位后又改称东宁),改赤嵌地方为东都明京,改热兰遮城为安平镇,设一府一司二县,即承天府、澎湖安抚司和天兴县、万年县。同时,实行屯垦政策。令郑军数万军眷,随军赴各地大力垦荒,在南部和西部形成一大批村镇。从此,中华文化深深扎根台湾沃土。

第三,迫使欧洲殖民强盗此后近200年间忌惮中国力量,孤悬海外的台湾得以静静饱受中华文化滋润。1624年占据南台湾后,1642年又打败西班牙殖民强盗占据整个台湾的荷兰殖民强盗,当时正处于国力鼎盛时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被誉为“海上马车夫”。郑成功正是从这样的国家手中,夺回已被其统治长达38年的台湾。欧洲殖民强盗无不为之侧目,深深忌惮中国力量。荷兰殖民强盗被迫退出台湾后,也就退出了整个亚太地区。此后近200年间,该地区一幅太平盛世景象。 

正因为有荷兰殖民强盗兵败台湾的前车之鉴,所以英国殖民强盗崛起并取代荷兰殖民强盗,成为“日不落帝国”后,对中国也不敢轻举妄动。英国殖民强盗一直按照清朝政府要求,只允许其商人在广州、漳州、宁波和云台山,规规矩矩进行贸易往来,不越雷池半步,也长时期接受对华贸易巨额逆差的痛苦现实。如仅在175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以244860镑金银硬币,弥补对华贸易逆差。

英国殖民强盗即便禁不住对中国市场庞大潜力的诱惑,也迫于缩小对华贸易逆差的巨大压力,也是走官方渠道谋求解决问题。英国殖民强盗继1787年派遣以卡思卡特为首的使团前往中国,却因其率团赴华途中病死作罢后,又于1792年决定以富有外交经验、时任孟加拉总督的马戛尔尼勋爵为使者,率团出使中国。这就是发生在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一次着名外交事件。

同时期数百年间,欧洲殖民强盗一方面持续对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和大洋洲原住民进行种族灭绝,另一方面,面向非洲黑人,以美洲为目的地,进行惨绝人寰人口大贩卖,直接造成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三大洲历史文化断层的一系列令人发指的重大悲剧。

可以这样理解,对于中国而言,郑成功针对外敌收复台湾一役的战略意义,与被誉为“立国之战”的新中国诞生之初抗美援朝,有异曲同工之妙。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随即建立台南孔庙,全台湾第一座孔庙与第一所高等学府,由此横空出世,终结了台湾没有中国文化教育正规设施的历史,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台湾主流社会。郑成功还同步辅之以开科取士制度,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及教育在台湾迅速传播开来。(原载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春秋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