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3月19日,美国媒体披露一则重磅消息:特朗普在致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亲笔信中,设定了两个月的最后期限,要求伊朗就新的核协议展开谈判,并威胁“如果外交失败,美国将采取其他手段”。
早在两周前的3月6日,特朗普称已致信哈梅内伊,12日伊朗方面确认已收到该信。这封被美方形容为“措辞强硬”的外交信函,表面上是重启伊核谈判的“橄榄枝”,实则暗藏阴谋。
从披露的内容中,世人看到的不仅是美伊博弈的升级,更是特朗普延续“极限施压”策略的霸权本质——以“谈判”为诱饵,以军事威胁为大棒,试图将伊朗逼入“要么屈服、要么毁灭”的绝境。
2018年,特朗普就让美国单方面退出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重启“最严厉制裁”,试图通过石油禁运、金融封锁和科技打压等手段,将伊朗推向崩溃边缘。
这次在信件中,特朗普虽宣称“不想伤害伊朗”,但暗示“军事行动是最后选项”,矛盾的言语暴露了美国的虚伪——谈判从来不是目的,而是迫使伊朗接受“全面弃核、自我阉割”的工具。
特朗普为什么选择在这时向伊朗下“最后通牒”呢?
因为在特朗普看来,伊朗现阶段的困境为其策略提供了契机。2024年以来,伊朗遭遇盟友体系崩塌(叙利亚政权更迭、真主党高层被袭)、经济通胀超40%、货币里亚尔大幅贬值等多重危机。
美国国务院3月13日宣布追加对伊朗石油部长的制裁,正是看准了伊朗“急于解除制裁”的心理。特朗普的算盘是:借助伊朗内部改革和强硬两派的分歧,利用限时压力制造恐慌,迫使伊朗在核政策、地区影响力等议题上让步。
特朗普的伊核谈判提议,首要目标是重塑中东地缘格局。自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通过“什叶派抵抗之弧”(叙利亚、黎巴嫩、也门)扩大影响力,成为美国霸权的“眼中钉”。去年,伊朗与俄罗斯签署的《20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更被美方视为“反霸权联盟”的形成。如今,特朗普试图以核谈判为名,斩断伊朗的战略依托,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首先是瓦解俄伊同盟。特朗普默许俄罗斯充当伊核问题谈判的“中间人”,表面上是缓和美俄关系,实则是分化伊俄。俄罗斯虽与伊朗签署军事合作协议,但更渴望与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协议。美方拉拢俄罗斯斡旋,既削弱伊朗的战略支撑,又想试探俄伊关系的脆弱性。
其次是进一步肢解“抵抗之弧”。特朗普的新核协议草案被曝包含“限制伊朗弹道导弹计划”“停止支持地区武装”等条款,实质上是要求伊朗放弃中东战略布局。2024年伊朗盟友体系的崩溃(如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已让抵抗之弧濒临瓦解,特朗普的谈判则是“补刀”——通过条约将伊朗的“退缩”合法化,彻底消除其在中东的军事存在。
最后是重塑石油美元霸权。伊朗与俄罗斯的本币结算、去美元化合作,也触怒了美国。特朗普要求伊朗“全面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实则是恢复美元对伊朗经济的控制,巩固石油美元霸权。同时,能源合作是俄伊条约的核心,美方若能迫使伊朗“回归西方体系”,将沉重打击伊俄经济联盟。
除了地缘政治算计外,特朗普的伊核策略,也有对国内的政治盘算。
去年大选期间,他以“对抗伊朗强硬派”为口号赢得保守派支持。执政以后,特朗普需要通过“外交突破”巩固基本盘。限期谈判的戏码,既是对选民“兑现承诺”的表演,也是对民主党“软弱外交”的攻击。
此外,特朗普还需转移国内矛盾。特朗普上台以来,就面临经济通胀、债务危机等挑战,对外强硬成为其转嫁危机的惯用手段。正如《纽约时报》分析,特朗普试图通过“伊朗威胁论”凝聚民意,“两个月期限”的设定,既制造紧迫感,又成为其“外交成果”——若伊朗屈服,特朗普可宣称“拯救和平”,若谈判破裂,军事打击将被包装为“捍卫国家安全”。
伊朗如何“破局”?
面对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哈梅内伊直言:“美国的谈判是欺骗,伊朗绝不会用主权换面包。”伊朗外交部重申“不接受恐吓下的谈判”,同时加强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协调。
这种既拒绝单方面让步,又寻求多元外交突破,折射出伊朗对美政策的成熟。
伊朗的策略,源于对历史的清醒认识。2015年伊核协议的教训仍历历在目:美国的制裁从未解除,妥协换来的只是更剧烈的打压。如今,伊朗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经济去美元化,已构建起抵御制裁的“战略缓冲带”。
同时,国际格局的变化也为伊朗提供了战略空间。俄乌冲突后,多极化趋势加速,美国霸权相对衰落。俄罗斯、中国等国在联合国为伊朗发声,土耳其、印度等地区大国也拒绝追随美国制裁,这些都削弱了特朗普“孤立伊朗”的企图。
更重要的是,伊朗国内凝聚力正在增强,民众虽苦于经济困境,但对“美国颠覆政权”的警惕压倒了妥协呼声。
哈梅内伊的“抵抗到底”论,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伊朗社会的共识:退让换不来安全,只有强硬才能赢得生存空间。
特朗普的“两个月通牒”,延续了冷战思维的“非黑即白”逻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然而,当今的国际秩序已非单极世界可掌控——伊朗的抵抗、俄罗斯的博弈、多极力量的崛起,都在解构这种霸权逻辑。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暴露了美国单极霸权的脆弱性,而伊朗的“不妥协”则象征着多极世界的生命力。两个月的期限正在倒计时,但历史的脚步不会为霸权停留。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终将成为美国霸权衰落的又一注脚,而伊朗的选择-放弃幻想妥协、坚持战略自主,则将书写抵抗强权的新篇章!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