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盛行的时代,养肥了一大帮靠流量活着的历史作家。这些粉丝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大V二V,往往并不去下功夫读书阅档求得甚解,而是整天忙着抄袭洗文,以讹传讹,胡编乱造,这就必然要造成特别泛滥的历史人物的张冠李戴。

下面这些错讹的老照片及其注解,全部截图自网络(对过于花哨的部分做了剪裁)。

——————————

(接四)

(八一)

这也不是谢升标,这是钱大钧。

没能找到谢升标的照片。

(八二)

这不是吉鸿昌,这是方振武,和冯玉祥在察哈尔联手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并任北路前敌总司令的方振武。

这才是吉鸿昌。

(八三)

这不是武士敏,这是张自忠。

这才是武士敏,抗战殉国的九十八军军长。

(八四)

这不是胡宗铎,这是程潜。

这才是胡宗铎,北伐战争时的第七军第七旅旅长、第二师师长、第十九军军长,北伐后的湖北全省清乡督办。

(八五)

这不是1892年出生的湖北浠水人陶钧,这是1880年出生的湖南邵阳人石陶钧。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经的黄埔军校长沙分校的校长。

人家姓石不姓陶,陶钧只是其名。

这才是姓陶名钧的陶钧,新桂系中的湖北籍将领、蒋桂战争时的十八军军长、湖北全省“清乡”公署会办。

(八六)

这不是战时,更不是父子,这是全面抗战爆发前,某个小学校组织的一次类似今天少年军校那样的夏令营活动,活动中进入到某部防区,一名着民二四式军官服的童子军与一名士兵留下的这张剪影。

这次活动的照片是一组,有十来张,有活动背景说明。笔者十多年前收藏于电脑,但今天无论如何找不到了。哪位有,望不吝补充。

悄悄教你一个增加流量的妙招,收藏好这组图片,一百年后拿出来,保准能生成N多催人泪下的战斗故事。

(八七)

这不是李家钰,这是唐淮源,滇军将领,中条山战役中自戕殉国的第三军军长。

(八八)

这也不是李家钰,这是许国璋,川军将领,常德战役中自戕殉国的一五〇师师长。

(八九)

这还不是李家钰,这是川军系统的四十五军副军长兼一二七师师长陈离。

这才是李家钰,抗战中牺牲的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九〇)

这不是赖心辉,这还是陈离。

这才是赖心辉,北洋时期的四川边防军总指挥,易帜后的国民革命军二十二军军长。

(九一)

这不是张治平,这是宁夏土皇帝马鸿逵。

张治平长啥样不知道,但马鸿逵长啥样可就太好辨识了。

(九二)

这是讹传特别广的一张老照片。图中蒋介石和陈诚没错,但左边这个不是韩复榘,是曹万顺。笔者为此曾写有专门文章给予纠谬,这里不展开。

(九三)

这是谁不知道,但这不是黄显声。

(九四)

这是谁也不知道,但这也不是黄显声。

其实这就是一张全无丝毫背景记载的、已经不可考的三名武装人员的老照片中的一个人。

这几年自媒体泛滥成灾,照片中的三人被任意地指为某个东北义勇军的首领,有无限多的版本。

(九五)

这更不可能是黄显声,这是王铁汉。

这身军服是1947年采用的,黄显声是1937年被蒋介石逮捕关押的,他不可能穿这身军装拍照。

这才是黄显声。

(九六)

这是争议了好些年的一张合影照片,对照片中人的标注有多个版本,上为其一。

此为其二。

这是其三。

以上三个版本,除了蒋介石始终是正解,都有错误。图中没有庞炳勋,没有孙殿英,没有孙连仲,没有孔祥熙,没有秦德纯。从左到右为张自忠、宋哲元、蒋介石、杨永泰、冯治安。

别问我凭啥,我把熊猫认作熊猫而不认作鲨鱼,我把火车认作火车而不认作飞机,不凭啥,就凭那模样。

(九七)

这又是一张有关二十九军的老照片:

同一幅照片,台湾出版物有两个版本的注解,上为第一个版本,第二个版本如下:

两个版本的区别是对后排右起第一人的标示,一说是佟麟阁,一说是何基沣。大陆官方和民间多认同第一个版本,即认为后排右起第一人是佟麟阁。

我对这两个版本都不认同。对后排右起第一人,我认为那既不是副军长佟麟阁,也不是一一〇旅旅长何基沣,而是参谋长张樾亭。

笔者曾写有专文进行解析,这里不展开。

(九八)

这不是韩复榘,这是宋哲元。

(九九)

这不是宋哲元,这是中央军土木系的郭忏。

(一〇〇)

这不是冯治安,这是陈绍宽。

(待续)

——————

治史,谁都不敢保证不会出错,即便史学泰斗,也不敢保证回回正确。但出错和出错又不一样,有的是认真考据后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偶然的误判,有的是为了流量而全无良心的胡诌八扯。以上所列,九成以上属于后者。

辨识未必准确,欢迎纠正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