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深圳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经济特区,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然而,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背后,隐藏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水安全缺乏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深圳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深圳水库的水源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重挑战。
深圳水库概况
地理位置与水源
深圳水库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河中段,是深圳境内最大的水库,总库容为8322万立方米。作为深圳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承担着宝安区和光明区近700万居民的饮用水供应任务。
水源来源与水质
深圳水库的水源主要来自上游的东江。东江流经河源、惠州、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是广东省经济十分活跃的地区。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江沿岸关、停、转、迁了近200家企业,限期治理353家工厂,有效控制了污染。
水源地保护面临的挑战
水资源短缺
深圳市多年的平均降雨量是35.87亿立方米,但季节分配不均,雨季集中在4-9月,而每年10月至来年3月却是旱季。由于深圳缺乏兴建大型水库的地理条件,境内又无大江大河,每年有近30亿立方米的水白白流失。
水环境污染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产业高速发展、工业企业污染多。铁岗水库水源保护区与城市建成区紧密相邻,水泥道路、余泥渣土弃置场和菜地果园等就建在水源保护区周边,对水源地水质安全构成严重隐患。
水安全缺乏保障
深圳目前的水资源储备能力十分有限。现在全市每天用水410万立方米,而境内联网水库的总储备量仅1.5亿立方米,仅供一个半月之用,很难应付突发事件。
水源地保护措施
加强水资源管理
深圳市将在近期实施引水、节水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大水价改革力度,引导居民节约用水。
严格环境监管
加强对东江水源地的环境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水源保护区周边的工业企业进行整治,减少污染排放。
完善水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水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水库、河道等基础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城市发展与水源地保护的平衡
优化城市布局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水源地保护,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减少对水源地的压力。
发展生态经济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经济,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同时,加大对水源地周边生态保护项目的投入,提升水源地生态环境。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源地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源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结语
深圳水库作为深圳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其水源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重挑战不容忽视。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环境监管、完善水安全保障体系等措施,实现水源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平衡,为深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