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兰州春节灯会是甘肃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尤其以西固灯会和河口纱灯制作技艺为代表,承载着兰州数百年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本文将深入揭秘兰州春节灯会的盛况,展现传统与现代的璀璨碰撞。
兰州灯会的历史渊源
兰州灯会起源于民间传统节庆活动,每逢佳节,西固百姓便以自制灯火营造热闹祥和的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兰州灯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
兰州灯会的种类
兰州灯会大致分为三类:
- 纱灯:用楠木制作的正方形纱灯,四面绷上纱绢,绘以各种人物图画。
- 六角形雕花彩灯:受到北京宫灯启发制作,材质为紫檀木。
- 木制方框灯:极具人气,悬挂在家家户户门前,每年贴上新的裱糊,在灯上书写诗句或作画。
兰州灯会的传承人
59岁的张振祥是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兰州灯火(西固灯火)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坚守传统技艺,用匠心点亮每一盏纱灯,传承兰州的民俗文化。
兰州灯会的现代发展
春节期间,兰州灯会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河口古镇等地,传统社火展演吸引了许多游客。夜幕降临时,古镇的纱灯墙被点亮,孩子们提着自己制作的纱灯走街串巷,祈福迎春。
兰州灯会的文化活动
除了静态展示,现场非遗互动体验环节再掀活动高潮。孩子们亲手排版、刷墨、印制,感受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智慧;传统糖画摊位前,师傅以勺为笔、以糖为墨,滚烫的糖液在石板上瞬间凝固成各种造型。
兰州灯会的意义
兰州灯会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传承和弘扬了兰州的民俗文化。它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展现了兰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结论
兰州春节灯会是一幅传统与现代璀璨碰撞的画卷。它不仅承载着兰州的历史记忆,也展示了兰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兰州灯会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成为兰州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