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这座位于河北省西南部的千年古县,被誉为“冀中粮仓”,拥有超过5000年的文明历史。它不仅被联合国地名组织授予“千年古县”的称号,还是中山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定州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独特而深厚的中山文化,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沧桑。
定州的历史沿革
定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300年前的尧帝时期,当时尧帝在定州的唐城建立了都城。随后,战国中山、两汉中山以及后燕也相继将此地定为都城。公元400年,定州之名始,历代设州置府,成为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更是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战国时期的中山国
战国时期,中山国由白狄族在中国北方建立,其国都历经新市、中人城、顾(今定州城)至灵寿的变迁。中山国的兴衰,使得这些古都逐渐衰落,但定州却独特地承袭并发展了中山文化,成为该文化唯一未出现断代的城市。
定州的文物古迹
定州市内,众多文物古迹静待探寻,见证了这座古城的千年历史。
定县开元寺塔
定县开元寺塔,又称料敌塔,因坐落于开元寺内而得名。塔身壮丽,引人驻足,是定州的重要地标之一。该塔始建于五代时期,现存塔身为明代重建,是一座八角形砖塔,共13层,高约84米。
汉中山王墓
汉中山王墓被誉为“平山胜迹”,是定州古八景中的一员。墓内包含175座汉墓,主要分布在定州市城区东南部的18个乡镇66个村街,是两汉时期中山国王及其上层贵族的墓葬之地。
定州贡院
定州贡院坐落于定州市东大街草场胡同东侧,俗称考棚。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是中国唯一一处封建王朝科举取士的场所。其前壁、魁阁、号舍、大堂、后楼等建筑均展现着清代的独特建筑风格。
定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州在这方面也有着丰富的资源。
定瓷
定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官窑名瓷之一,以其“色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著称。定州弘传定瓷博物馆内,收藏了众多定瓷精品,展现了定瓷艺术的绝美风姿。
缂丝
缂丝是一种古老的丝绸艺术品,定州的缂丝工艺独具特色,其作品细腻精美,被誉为“东方丝绸艺术之花”。
定州的文旅发展
近年来,定州市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引领,扎实开展古城保护修缮开发利用工作,让历史与现代相得益彰。
古城保护
定州市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宣传好定州市丰富的文物资源。
文化活动
定州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又见东坡——苏轼与定州主题展”、“中山集市”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定州的文化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总结
定州,这座千年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