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小黄山,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孟河镇西北部,是宁镇山脉余脉的一部分。这片占地3238.8亩的土地,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2013年一期盛大开放以来,小黄山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本文将深入探讨小黄山如何成为长三角休闲旅游的胜地。

一、自然资源与景观

小黄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山体形似卧龙,最高处海拔88.8米,紧邻长江、京杭大运河两大水系。区域内拥有山、林、田、河、潭、宕等多种自然资源和景观,形成了“一心一环八宕”的空间发展格局。

1. 水文条件

小黄山内水文条件良好,2013年还曾发现极危物种——桃花水母,这为景区增添了独特的自然魅力。

2. 植被资源

景区内植被茂密,四季分明,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历史文化底蕴

小黄山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胜地,更是一处历史文化名山。它集齐梁文化、医派文化、商埠文化等多种历史文化资源于一山。

1. 齐梁文化

小黄山因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在山中结庐读书而得名,留下了丰富的齐梁文化遗迹。

2. 医派文化

小黄山自古以盛产斧劈石、石灰石和中草药而著称,是中医孟河医派传承的重要基地。

3. 商埠文化

小黄山地处长江、京杭大运河交汇处,自古就是商贸繁华之地,留下了众多商埠文化遗迹。

三、综合开发与规划

为了加强长江、京杭大运河常州段生态保护,合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发展,龙控集团与孟河镇联合启动小黄山综合开发。

1. 开发理念

以生态为底、两山理论为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孟河医派资源为支撑。

2. 规划布局

规划建设东、中、西三个片区,共同构成“一心一环八宕”的空间发展格局。

四、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胜地

小黄山一期的开放,是围绕我市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发展定位,积极打造文旅中轴、生态中轴的一次生动实践。

1. 文旅中轴

小黄山成为常州打造近悦远来文化会客厅和旅游首选地的又一张城市新名片。

2. 生态中轴

小黄山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3. 综合效益

小黄山的开发,不仅提升了区域旅游品质,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五、总结

常州小黄山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综合开发规划,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未来,小黄山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成为长三角休闲旅游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