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韶关市,这座位于广东省北部的城市,不仅在地理上连接着粤北与湘南,更在法治建设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近年来,韶关市法律援助工作的快速发展,不仅彰显了法治的温情,也展示了地方政府对司法公正的坚定承诺。本文将深入探讨韶关市在法律援助领域的创新举措,以及这些举措如何助力正义的每一步。
法治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将“法援惠民生”项目纳入政法惠民十件实事之一。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法治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新发展。2025年1月4日,韶关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并施行《韶关市法律援助实施办法》,标志着韶关市法律援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韶关市法律援助实施办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和《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的基础上,新增了四种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的情形。这四种情形分别为:
- 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请求赔偿或者补偿。
- 请求工伤待遇。
- 遭受人身伤害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主张相关权益。
- 其他因人身损害导致死亡的受害者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
这些新增的情形,使得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能够获得法律援助,享受平等的司法保护。
法律援助服务的优化
韶关市司法局通过多项措施,优化法律援助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
构建四级体系:韶关市统筹全市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法律援助体系,形成了“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
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严格落实《广东省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公民认定办法》,以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作为法律援助申请的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
开通绿色通道:针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等事项,以及因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需要法律援助的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开通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
提高法律服务精准性:分类制作专项法律援助指引和服务指南,确保法律援助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成效与展望
自2022年以来,韶关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0271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512宗。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韶关市法律援助工作的显著成效。未来,韶关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结语
韶关市法律援助工作的不断发展,不仅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法治建设的坚定承诺,更展示了法治的温情。在新的征程上,韶关市将继续努力,以更加务实和创新的精神,守护正义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