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这座位于广东省东部的海滨城市,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启改革的新纪元。本文将深入解析汕尾的转型密码,探讨其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营商环境革新,激活市场细胞

汕尾市以“放管服”改革为犁,深耕企业成长沃土。通过“一照多址”跨县区登记模式,企业开办成本大幅降低,开办时间压缩至0.5天,材料精简至5份,市场准入门槛的减法带来了主体数量的乘法。2024年,全市登记在册经营主体数、新设企业数分别增长11.9%、76.5%,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1. 制度保障

《汕尾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企业开办便利化、跨域通办等经验落在法律条文,赋予经营主体定心丸。例如,“深汕零距离”服务专窗将1465项政务事项实现两地互办,企业无需跨城奔波即可享受湾区速度与老区温度的无缝衔接。

2. 亲清政商关系

汕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实市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提升常态化服务企业效能,让汕尾成为经营主体投资兴业的热土。

二、产业高地锻造,磁石效应凸显

汕尾瞄准新能源汽车、海上风电、电子信息等战略性产业,以“链主思维”招大引强。比亚迪核心供应商创芯人自动化落户,华润零碳海洋牧场试养成功,伏羲一号”风渔融合项目投运,标志着汕尾从产业跟跑向生态领跑的跨越。

1. 招商引资策略

汕尾在招商引资策略上更显精准,2023年新引进超亿元项目220个,其中超50亿元项目4个,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集聚效应。

2. 园中园模式

通过“园中园”模式,汕尾吸引头部企业参与园区开发,变单点招商为集群作战,如梅陇镇首饰工业园将传统舞狮文化融入国潮设计,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三、金融资本润泽,创新之花绽放

金融资本是产业跃升的活水。汕尾通过多渠道引入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例如,2024年,汕尾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1. 产业链条招商

汕尾强化电力能源、海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链条招商,广邀名企支持汕尾高质量发展。

2. 知名企业选择权

知名企业的选择权,正在为汕尾贴上产业磁场”新标签。例如,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汕尾,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四、结语

汕尾的改革新纪元,不仅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新起点,更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生动缩影。在新时代背景下,汕尾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