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赣州市,这座位于江西省南部的城市,以其丰富的水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而闻名。然而,近年来,赣州自来水价格的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赣州自来水价格调整的背景、原因以及其对水质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赣州自来水价格调整背景
历史价格回顾
赣州市中心城区的自来水基础水价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至今已有14年未调整。在此期间,赣州市中心城区五区平均供水成本已远高于供水价格,供水价格与成本严重倒挂。
成本上涨与价格矛盾
近年来,随着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的发展,供水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企业制水成本大幅上涨。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水价调整滞后,导致供水企业净资产利润率偏低,制约了供水企业的发展。
调整方案与实施
两套调价方案
在成本监审的基础上,市发改委提出了两套调价方案。方案一:五区基础水价统一确定为1.45元/吨;方案二:五区基础水价统一确定为1.48元/吨。
最终方案确定
经过听证会参加人的充分讨论和意见反馈,最终一致同意此次调价方案。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调整为1.45元/吨,非居民用水价格调整为2.18元/吨,特种用水价格调整为7.25元/吨。
调价对水质的影响
水质合格率
据《新世纪》最新一期封面报道,2009年下半年,住建部水质中心曾做过一次全国普查,结果显示,赣州自来水合格率仅50%左右。
改善措施
为提高水质合格率,赣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供水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水处理工艺、加强水质监测等。
调价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居民承受能力
此次调价方案在考虑居民承受能力和营商环境优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为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不受水价调整的影响,政府将采取相应的补贴措施。
公众反应
调价方案公布后,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有人认为调价有助于提高供水企业效益,改善水质;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水价上涨会增加居民生活负担。
结论
赣州自来水价格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水质、成本、居民生活等多个方面。在调整过程中,政府充分考虑了各方利益,力求实现供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赣州市将继续加大投入,提高水质合格率,让市民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