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是祖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绥化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全力推进绿色龙江建设,致力于守护碧水蓝天。本文将从政策导向、具体措施和成果展示等方面,揭秘绥化市如何守护家乡的碧水蓝天。
政策导向: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绥化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市委书记张宝伟多次强调,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牢牢把握绥化在龙江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具体措施
1.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绥化市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例如,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依赖。
2.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绥化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具体措施包括:
-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严控工业、交通、生活等领域排放;
- 治理水环境,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确保水质达标;
- 严格土地管理,加强耕地保护,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3.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绥化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进生态系统整体修复。具体措施包括:
- 造林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
- 恢复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 严格生态红线,保护生态敏感区。
4. 绿色生活理念倡导
绥化市着力扩大绿色消费,繁荣绿色生态文化,以积极主动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绿色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 推广绿色出行,鼓励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 提倡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 倡导绿色消费,支持绿色产品。
成果展示
1. 空气质量改善
近年来,绥化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天数逐年增加。据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绥化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5%。
2. 水环境质量提升
绥化市水环境质量逐年提升,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明显提高。例如,松花江、呼兰河等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3.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绥化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等指标逐年提升。例如,2023年绥化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3.7%。
结语
绥化市在守护碧水蓝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未来,绥化市将继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