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在这个时节,春雷乍动,阳气上升,万物复苏。吉林卫视的节目《健康大讲堂》在2025年3月6日推出了一期关于惊蛰养生的专题,邀请吉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刘扬扬进行讲解。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揭秘惊蛰节气里的自然奥秘与养生智慧。
惊蛰节气自然奥秘
气候特点
东北地区在惊蛰时节,气温虽较冬季有所回升,但整体仍较为寒冷,昼夜温差大。此时,大地尚未完全解冻,春风凛冽,空气干燥,还可能出现倒春寒现象。随着日照时间的增加,冰雪开始慢慢消融,土壤逐渐变得湿润,为万物复苏创造条件。
物候现象
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在土中的昆虫。这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万物生机勃勃。此时,候鸟开始南迁,草木开始生长,农业生产也逐渐进入忙碌的时期。
养生智慧
顺应阳气升发
惊蛰后,阳气开始蓬勃向上,养生应顺应这一自然规律,帮助阳气顺利升发。具体方法包括:
- 早睡早起:促进气血运行,使身体阳气充足。
- 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防春温病
气温回升,各种病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活跃繁殖,容易引发流感、肺炎等春季传染病。因此,要注意:
- 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
- 及时增减衣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 增强体质: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
养肝为先
中医认为,春季与肝脏相对应,惊蛰时节肝脏功能活跃。养肝应以调节情绪、避免熬夜、合理饮食为主,保持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具体方法包括:
-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
-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 合理饮食:多吃养肝食物,如菠菜、芹菜、莴笋等。
针对不同人群的养生建议
儿童
- 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少吃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中老年人
- 注意保暖:避免倒春寒引发疾病。
- 饮食清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总结
惊蛰节气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节,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注意养生保健。通过了解惊蛰节气里的自然奥秘与养生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