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咤》“反过来”歪打的太乙真人坐骑“飞天猪”正着传统文化
易宏
据饺子在CCTV6《中国电影报道》里回答主持人提问时“反过来整”的说法,电影《哪咤》以“飞天猪”为太乙真人坐骑,让人感觉竟然好像是歪打而正着华夏天道信仰传统。
太乙或太一,作为神名,实际上就是华夏上帝的名号之一,也是道或太极或北极的别称;作为星名,主要指北极星,也指称北斗星(自约6500年前开始的上千年乃至两三千年间,华夏先民曾以近极北斗为群极星,故有斗极之说)。
吾族先民还以(野)猪做北斗的象征,而与常被示以(野)猪造型的北极四圣之首天蓬大元帅对应的星,就是北斗第一星天枢。
可以说,饺子动画电影《哪咤》让“飞天猪”当太乙真人坐骑,实为(自约3000多年前认帝星为北极星以来的)“斗为帝车”说的一种艺术化呈现。或者说,电影《哪咤》里太乙真人骑的那头猪,应该被理解为象征“帝车”北斗的神猪。
以上这些,是长期关注道教和天文考古的我在2019年看《哪咤1》时的一点观感。当时本想发个帖子凑个热闹,但又想,除了由我据北斗第六星开阳在《北斗经》等道经里被称北极星,考定此当系约6000年前族人对北极和北极星的认定记忆口耳相传后的文字化转存,超越此前未见确认华夏传世文献记载5000年前事的传统认知之外,人家可能早就想到了太乙(或太一)同北斗以及(野)猪相关形象的关联了。于是,我也就没蹭人家流量,而止于和亲友说说。当然,也在(道教)天文考古相关论文的脚注里稍微提了一下,算作备忘。
后来,更深地陷入(道教)天文考古的我,在2020年孟夏,正要去看永定河水复通的时候,沉睡多年的中学几何常识突然上线,由当时已看过十多年的维基百科里的仿真北岁差圈星图想到,天汉银河曾在20000多年前开始的数千年乃至近万年间近过北极,也就意味着它在那时会呈现出正南北走向星象(考定开阳北极也颇得该星图启示)。但是,如果找不到人类曾经注意到这一星象的证据,那就只能把它看作远古自然现象。究竟如何?得把心动化作行动,要查查才能确定。不查不知道,看河归来迅速打开电脑一查可不得了。我注意到《史记》“汉正南北”、《道藏》“北极大泉”等,都应该就是早至20000多年前天汉银河通极(过顶中天)时的星象壮观,也是目前可确定的最早天中认知承传,而道经所传“昔往初劫,龙汉开图”之类说法,当为族人对华夏星象体系萌芽与文明肇始年代的记忆绵延。
可以说,天汉银河对中华文明影响之深远广博,远超地上任何实体江河,当被尊为敬天尚中华夏文明母亲河。中华文明,亦可称天汉文明,或天河文明,或天地通称的河汉文明。
如此专念于(道教)天文考古的我,应儿子请客在今年立春下午看了《哪咤2》。后来又看到饺子在央视六套《中国电影报道》里回应主持人相关提问时说:之所以给太乙真人坐骑用飞天胖猪造型,是由于既然已让太乙真人的造型随哪咤造型“反过来整”而胖,那就让其坐骑由仙鹤改为胖猪。(相关访谈视频字幕转录于后)
饺子的如此现身说法显示,“反过来整”的太乙真人坐骑“飞天猪”造型,(只)是因缘哪咤和太乙真人本身“反过来整”的造型。而这一“反过来整”的造型,反倒承传了吾族先民以(野)猪象征也被称作太乙(或太一)的北斗以及“斗为帝车”说的传统。知此,难免让人略感惊讶——“反过来整”,竟然也能这么精准地歪打正着?
说到星象,实际上,在中国,自古至今,最受尊崇的星象就是(近极)北斗和(过极)银河两个。
关于北斗,古代的姑且不说。在当今世界几大卫星导航系统拥有者中,唯有中国,以其传统的星象崇拜和天道信仰的主要对象或象征——北斗,来命名,并用它的近极下中天星象做LOGO。而且,有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报道,也多以文字、图案乃至实拍合影照片等方式,同真北斗星相关联。尽管北斗卫星和北斗七星本尊可能没多少科技关联,但二者之间的文化联系,一目了然。
至于族人的银河崇拜,最典型的莫过于因萧何以“语曰天汉,其称甚美”之词,成功劝说刘邦就封汉中(参见《汉书·萧何传》),这才有了汉朝、汉人、汉族、汉语……及至当今时代,族人的天汉银河崇拜事例,依然比比皆是。1983年秋我有幸在星城长沙隔窗参观公开之前的中国首台超算就是“银河1号”;中国科幻小说最高奖被名之为“银河奖”;特别是2023年5月发布的汉语大模型“天河天元”(天元为北极别称),以寓含天汉银河过极经天之象为其名,以处理汉语为其实;有着银河1号渊源的银河麒麟被誉为国产操作系统之光;还有鸿蒙操作系统从开辟似的发布,经“没有人能熄灭漫天星光”、“满天星光终汇成璀璨星河”如此华为三段论,再到“星河璀璨,加入鸿蒙正当时”,简直就像是天汉星河文明的一种重演。这些天人名实相合,不忘天道文明初心的文化传承,难勉让人感觉这正是天河文明的一个新发展。
各行各业,都以实际行动传承和传播着源远流长的华夏天汉银河与北斗文化,续写着中华敬天尚中天道文明天书。
这里之所以要上溯到两万多年前的天汉银河近过北极时代,是由于,北极四圣之首天蓬,不仅同(野)猪紧密关联且对应北斗第一星天枢,更是掌管天河水兵的大元帅。显然这是一种把早先银河近过北极时的故事,同晚近北斗近极时的印象叠层融合的叙事。远隔黄极相望的天汉银河与北斗,就这样被通过猪的神化和艺术化而身兼多职地联系到了一起。这一叙事的背后,很可能就是始于20000多年前天汉银河近过北极、可见银河正南北走向天象以来的中华民族天象观测和敬天尚中天道信仰史。
理工男饺子弃医从艺,绘动画、做导演,在其作品电影《哪咤》里,“反过来整”的太乙真人坐骑“飞天猪”,负真人往来天地,助哪咤得道成仙,登上世界动画电影之巅。
还有一个山村理工男,从小爱看星星,还想当木匠,虽因中学语文成绩奇差而复读后才考上大学,但却在年过不惑之后改学文科研究道教,并在远古星象方面有点发现,为文明探源和文艺创作提供了更加宏阔的时空标识点。
这些,并无来自某方面的刻意引导,都只是顺其自然,却又同华夏天道信仰传统如此巧合,天意?道法自然?DNA化传统文化的复现?华夏天道文明复兴之象?
不论怎样,当可循那“妙哉龙汉道”,继续探究竟。
夏历乙巳年正月廿四日·下弦/西历2025年2月21日初稿
夏历乙巳年二月十五日·望·老圣诞日/西历2025年3月14日修订稿 于京西龙骨山南天心阁
附
《中国电影报道》采访饺子视频节选字幕(非语音)转录:
蓝羽:来看看一些角色的设计图。
饺子:太乙真人其实原先我设计的时候
本来就想既然固有的思维
我们是看到的仙风道骨的
一个瘦骨嶙峋的一个老人
我就反过来
因为哪咤既然都反过来整了
那我太乙也反过来整
他原来瘦
我就整胖点儿
达到动画师能够调出
流畅动画的极限
蓝羽:飞天猪
饺子:这个也是
太乙真人创意出来了
我们就理所当然的
原来做的仙鹤
仙鹤就干脆改成猪了
两个要胖就胖一起
而且也契合了《哪咤之魔童降世》
当中的一个梗
既然是太乙胖的属性
那么到他的身上
投影出来就成猪了
哪咤既然是这么火爆的脾气
然后风风火火的
投射到他的身上就变成风火轮了
(详见2025年2月6日CCTV6《中国电影报道》:https://tv.cctv.cn/2025/02/06/VIDES0sAVTPmbACvXpf6Z2eB250206.shtml?spm=C40335.PLM9dZTFasDH.E69Q08AAQKgK.95)
《中国电影报道》采访饺子视频截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