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著称,更以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这些非遗项目,如同镶嵌在栖霞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夺目。本文将带您走进栖霞,揭秘这些古老技艺在现代的重生之路。

一、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金光闪闪的传承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是栖霞非遗的闪亮名片。这一技艺起源于东晋,历经千年,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是用真金经过多道工序锤炼而成的薄片,薄如蝉翼,软似绸缎。

制作过程

  1. 黄金配比:按照比例配比黄金,确保金箔的质量。
  2. 化金条:将黄金加热熔化,形成金条。
  3. 拍叶:将金条拍成薄片。
  4. 做捻子:将薄片卷成捻子。
  5. 烙(落)金开子:将捻子烙成金开子。
  6. 沾金捻子:将金开子沾上金捻子。
  7. 打金开子:将金开子打薄。
  8. 装开子:将金开子装入模具。
  9. 炕炕:将金开子加热,使其定型。
  10. 打了戏:将金开子捶打至极薄。
  11. 出具:将金箔用鹅毛挑入毛胎纸内。
  12. 切金箔:将金箔切成所需尺寸。

现代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金箔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例如,乌金纸的应用使得金箔可以更薄,出箔率提高了30%。此外,金箔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工艺品等领域。

二、金陵折扇制作技艺:细腻精致的传承

金陵折扇,是南京地区的传统手工折叠扇,以竹木、韧纸或绫绢为材料,小巧而精美。这一技艺传承至今,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过程

  1. 选材:选择优质竹木、韧纸或绫绢。
  2. 制骨:将竹木削成扇骨。
  3. 制面:将韧纸或绫绢制成扇面。
  4. 组装:将扇骨与扇面组装在一起。
  5. 装饰:在扇面上绘制图案或刺绣。

现代发展

金陵折扇不仅作为生活用品,更成为馈赠亲友的工艺品。现代金陵折扇制作技艺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了多种款式和材质的折扇。

三、栖霞泥塑:原始与创新的融合

栖霞泥塑起源于胶东地域,以原始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形成完整工艺与文化体系。这一技艺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制作过程

  1. 选泥:选择栖霞市东山庄、翁里村、峨山庄等地区特有的黄颜泥和膏泥。
  2. 调泥:将泥料调和至适宜状态。
  3. 起形:用泥料塑造出所需形象。
  4. 切割:将泥料切割成所需形状。
  5. 塑造:对泥料进行精细塑造。
  6. 掏空:将泥料掏空,形成空心结构。
  7. 粘合:将不同部分的泥料粘合在一起。
  8. 深入:对泥料进行深入雕刻。
  9. 压光:将泥料压光。
  10. 干燥:将泥塑干燥。
  11. 赋色:对泥塑进行上色。

现代发展

栖霞泥塑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出现了多种题材和风格的作品。例如,泥塑公路沙盘模型、彩绘泥玩具等。

四、结语

栖霞非遗传承,不仅是对古老技艺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在现代社会,这些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展示栖霞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非遗项目在未来的发展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