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祭出「对等关税」政策,对已经交出「投名状」由「台积电」在美国投资设厂的台湾地区,仍然课以百分之三十二的高税率,让全台震惊,昨日台股狂杀二千零六十五点,写下历年最大跌幅。对此,「行政院长」卓荣泰于昨日下午邀请国民党、民众党、民进党「立法院」党团三长,一同会商「国政」。

果然是「执政党闹事」。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不但是最迟抵达会场,而且一到会场就「发飙」,对国民党党团总召傅昆萁的座位不满。他在见到傅昆萁的座位在卓荣泰右侧,气的直接痛骂「这是『行政院』不是『立法院』」,直问「你怎么会坐这边」,并出手推挤傅昆萁。傅昆萁见状后站起来,微笑并拍拍柯建铭肩膀,说名牌不是他摆的,国民党党团书记长王鸿薇也说,名牌是「行政院」摆放的。但柯建铭仍然破口大骂傅昆萁:「你是执政党吗?你代表『国家』啊?这是『国家』尊严!」卓荣泰上前安抚一度想离场的柯建铭,柯建铭仍说「我很坚持」,最后是「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让出自己的座位给柯建铭与之对调,让柯建铭坐在卓荣泰的左侧,才愿意坐下。但之后在合影环节,柯建铭仍大声怒轰「这是『国家』尊严问题」。

但柯建铭仍然没完没了,把自己当作是「共商国是」会议的主持,在长约二小时十五分钟的会议中,柯建铭一个人就讲了三十多分钟,导致整场会议都被拖延。如果说,柯建铭讲的是应对特朗普加税的建议,即使是非财经专业意见,也可说是契合会议主题;但柯建铭却是从盘古开天讲到蒋介石,并诳说「大罢免」的议题,说什么「特朗普在搞全球大罢免」,「台湾当然与美国站在一起,要罢免共产主义」,并对在野党「在此岛难当头之时不应再搞大罢免」的呼吁,回应说「你们要阻止大罢免,我们不可能同意」等。整个讲话内容,只有一句与应对特朗普相关,但也只是「厂商自己要避险啊」,令人傻眼。

柯建铭昨日的失态,是暴露了他的焦躁心态。一方面,他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安排「C位」,这是他对未能出任「立法院长」的失落遗憾心理的投射;另一方面,他本来就已经对由自己一手推动的「大罢免」,在进入第二阶段联署后,后继无力而焦躁,现在又担心特朗普加税将会转移对「大罢免」的焦点,冲击「大罢免」,因而就在应对特朗普加税的朝野会商会议上,要把会议主题拉到「大罢免」。

实际上,正如笔者此前分析,柯建铭以其自己曾经纵横驰骋「立法院」数十年,连任民进党党团总召十多年的资历,一直渴望能够「更上层楼」,担任「立法院长」。但即使是与其关系密切的蔡英文,也没有如其所愿,而是先后推出苏嘉全、游锡堃,并籍着当时民进党在「立法院」占有多数议席而顺利当选。

到了「二零二四」大选,游锡堃认为自己的年龄偏大,表达不再争取连任。柯建铭就感到这次应当轮到自己代表民进党参选「立法院长」了。孰知党主席赖清德在安排「不分区立委」提名名单时,仍然劝说游锡堃「再坐一回」,因而令柯建铭「院长梦碎」。但因为在正副院长选举中,由于民进党居于议席少数,再加上蓝白合作,游锡堃败选,而因为「面子」挂不住,连「不分区立委」也辞去。就此而言,当时即使是民进党推出柯建铭参选「立法院长」,也未必能够当选。

目前柯建铭面临的前景更为尴尬。一方面,他已经是民进党连续两届的「不分区立委」,到下届「立委」选举时,按照民进党党内规定,不能再参加「不分区立委」选举,而必须回到其老家的新竹市参加「区域立委」选举。实际上,此前柯建铭也曾多次在新竹市参选「区域立委」而当选。但在民众党成立后,新竹市已经成为民众党的地盘,加上出生于新竹市的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被拘押起诉,激起选民们的义愤,柯建铭要返回新竹市参选「区域立委」,将必败无疑。因此,本届就是柯建铭参选「立法院长」的最后机会了。另一方面,到二零二八年第十二届「立委」选举时,柯建铭已经七十七岁,再加上脚疾严重,曾经留院做手术,现在还行动不良,必须拄着拐杖走路,相信在到「二零二八」时,柯建铭的身体状况更差。届时,将会难以负荷「区域立委」选战的高强体力折腾。

因此,柯建铭对对于「C位」就有着高度的敏感。昨日由「行政院」主导的朝野会商会议,卓荣泰可能是为了表达对朝野合作的诚意,而且在「立法院」的三个党团中,国民党也确实是最大的党团,因而会务人员就自然而然地把傅昆萁安排在「C位」。而柯建铭一方面是早就对傅昆萁怀有强烈的仇怨,另一方面认为在执政党的主场,他作为执政党的党团总召,才是应当被安排坐在「C位」,再联想到自己未能得偿「立法院长」的夙愿,因而就为了「C位」而对傅昆萁「发难」。

至于「大罢免」,虽然民进党及其侧翼团体在第一阶段的提议联署,确实是如火如荼,取得三十八名国民党及亲蓝「立委」、议员及民众党市长全都通过的佳绩,但在第二阶段联署开始后,即使是「行政院」和民进党中央都「撩落去」下乡宣讲作动员,却是进展并不那么顺利,其中一些「罢免」对象的联署书征集进度较慢,看来在法定的六十天或四十天的时间内,只有少数几个对象可以达标,因而未能契合「全面罢免」的初衷。

当柯建铭正在为此而苦恼焦急之际,却是「船破偏遇顶头风」,特朗普的「加税神经刀」也向台湾地区挥舞,全社会都把关注焦点集中在此,并认为在「岛难」当头之时,应当停止「大罢免」,朝野团结一致应对特朗普的加税。这在柯建铭的眼中,等于是转移对「大罢免」的焦点,可能会导致「大罢免」胎死腹中。因此,就竟然在「行政院」主导的朝野会商应对特朗普加税的会议上,意图把会议议题拉到「大罢免」去。

这正是为了「大罢免」而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