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一个离我们很遥远,却又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大规模紧急撤侨事件。
在几年前韩国的一档综艺节目上,一个前新闻主播分享过一件事情,某年他在尼泊尔采访时正好遇到当地发生大地震,包括当地人和外国旅客都被困在灾区,而最快出现的撤侨队伍就是中国,他们甚至用撤侨的飞机给当地人带来了救灾物资。要知道,韩国人可算是世界上最护短的民族之一,尤其是公众人物,在镜头前绝不可能夸别的国家好,更别提中国。但在撤侨这件事情上,他们竟然有着“在中国面前,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的共识。
能把韩国人都卷得开始反思自己,中国人到底是如何把海外撤侨这件事情做成世界的天花板?恰逢即将来临的五一档期,有一部同样描写中国人在海外进行救援行动的电影《维和防暴队》即将上映,我们决定把过去这几年处在同一个主旋律细分领域,且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三部电影一次性回顾,重温好片之余,让各位观众老爷体验今时今日的中国在国际上到底是什么地位。
按上映时间排序,第一部是最新上映于2022年的:
《万里归途》——“出埃及记”的中国模式
由张译、王俊凯、殷桃主演,饶晓志导演的《万里归途》,在2022年的国庆档上映,虽然展现的是海外救援的故事,但与往年不同,该片的视角聚焦在了救援行动中真正担当主力的外交人员身上,讲述了两个中国领事馆人员在中东某个战乱国家带领100多名华侨穿越几十公里的无人区到达撤侨点的故事。
张译担纲男一,饰演经验老到但性格古怪的外交官宗大伟,为了解救被困于战火之中的好友遗孀,他带领由王俊凯扮演的新手外交官成朗,深入危险的不毛之地,却发现遗孀身边还带着一百多公司员工。为了把这一大批人护送到撤侨点,宗大伟和成朗使尽浑身解数,既要给三心二意的公司员工做思想工作,又要与穷凶极恶的叛军分子周旋,更要遭受自己身上一堆糟心事的煎熬。最终在信仰与责任感的支撑下,两人胜利完成任务,宗大伟更在与叛军首领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直面本心,完成了个人成长。从这个简介上看,貌似是一个类似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的故事,然而却是中国人在执行的模式,而且圣经多少有些虚构,这件事却取材于中国众多外交官的真实经历。
总体而言,该片所展示的图景是相对最为真实,也是在海外撤侨事件当中最常见的,虽然没有拳拳到肉的刺激动作场面,但主角团所面临的危难险阻还是表现得非常到位。一路上,撤离队伍手无寸铁、物资短缺,周围还随时可能出现各种阵营的武装分子,一言不合就要挨枪子,且队伍内部早期也无法统一思想,各人都有自己的算计,让带队的宗大伟和成朗疲于奔命。尤其是丧心病狂的叛军首领,把撤离人员作为人质,强迫宗大伟以中国大使馆的名义发布对他们有利的言论,最终宗大伟用勇气和智慧战胜了他,不仅把人员安全送到了撤离点,更使首领在自己的人马面前威信扫地。
从质量上讲,这是一部质量中上的影片,节奏紧凑,结构工整且形成闭环,每一个细节都有回应,譬如开篇时展现的叛军把抵抗者尸体吊起示众、成朗习惯性拍摄等情节,后面都成了剧情的一个重要节点,充分显示出编剧和导演的用心。本片另一个做得不错的方面,则是对于配角形象的塑造,确实能做到哪怕只有几个镜头的小角色,都有其鲜明的形象,譬如撤离队伍里有善良坚毅的钟冉冉,也有市侩懦弱的刘明辉,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片中发生战乱的国家努米亚的两个官僚,一个是公开索贿的警察局长,另一个则是忠诚正直的边境管理官员,在他们身上展现出了一个在战火中沉沦而又奋力求生的悲惨国家。影片最后,那个与宗大伟不打不相识,结成革命友谊的边境官员被叛乱分子杀死,尸体被吊起示众,让人不禁唏嘘感叹。
当然,本片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王俊凯扮演的成朗,人物形象本身就比较单薄,加上他的演技青涩不自然,演出效果和其他角色质感明显差了一截;张译演绎的宗大伟,人物本身是足够出彩的,然而其家庭困境却多少有点闹着玩,和妻子双向奔赴的过程也没能展现得特别好;还有就是叛军首领穆夫塔,过于往单纯的卑鄙小人去塑造了,少了叛乱者与独裁者身上那种魔鬼气质,这就让主角在他面前的无计可施显得没必要了。这些都是可惜的点,但不影响这部电影的核心表达,也不影响他作为类型片收获到观众的喜爱。
《红海行动》:“牺牲几个人去救一个人值不值”的中国式答案
《红海行动》上映于2018年,是林超贤导演继《湄公河行动》之后又一战争力作,在当年春节档以黑马姿态后来居上,一举击败《疯狂外星人》成为票房冠军,是非常标准的靠口碑逆袭的爽文故事。虽然本片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大概当时林导并不会想到,这片名里出现的红海,如今再一次成为世界焦点,只能说一句:再疯狂的编剧也无法给生活写剧本。
《红海行动》的剧情是交叠的两条主线,一条是海军的蛟龙突击队在战乱国家尼维亚解救被困侨民的故事,另一条是以华人记者夏楠为线索,以破坏恐怖分子获取核武器制造技术为目标的故事。最终,蛟龙突击队付出了极高代价,但也胜利完成了两项任务,在逆境中创造了奇迹。
本片的卖点,一是硬桥硬马的军事设定。林超贤导演是个骨灰级军迷,片中许多军事技术动作都是他指导的,为了追求逼真效果,他让蛟龙小分队全员全程拿真家伙拍戏,尤其是饰演机枪手佟莉的蒋璐霞,一个女生扛着几十斤重的重机枪各种跑跳腾挪,其辛苦非常人所能想象,不得不为蒋璐霞的坚强意志和敬业态度点赞。
第二则是真实得让人不适的战争刻画。我们所想象的战争,大多发生在预先划定的战场上,死伤的多数是职业军人,但真正的战争其实是没有固定战场的,也从来就没有“不涉及平民”一说,这一点在片中的展现几乎是毫不避讳。譬如片中有一支由军警护送的平民车队,在撤离途中遇袭,弹药运输车被炸,好几枚飞弹被炸飞后直接砸在了大巴上,把大巴砸了个半烂。当蛟龙队员冲进车厢打算救援时,只见里面的平民血肉横飞,断肢残臂布满了整个车厢,惨叫呻吟不绝于耳,直接把见惯了腥风血雨的队员给吓出了心理阴影,这可谓是很残酷,但又非常真实了。
全片虽然有两条主线,但细分下来其实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配合大使馆进行撤侨,这算是练手关卡;第二部分是深入恐怖分子巢穴,拯救被绑架的一个中国侨民邓梅,这一场是全片的重头戏,场面最大,也打得最惨烈,蛟龙小分队也是在此遭受到最严重的战损,减员50%;最后第三部分则是抢夺恐怖分子手中的核武原材料“黄饼”,把世界从核战的边缘给拉回来。
如果论战斗行动的重要性和难度,第一部分是拯救大批侨胞,在城市中与恐怖分子巷战,虽然有当地政府军和中国武警的策应,但应该是最难的;第三部分抢夺“黄饼”,那是关乎世界和平的大事,当然是最重要的。然而全片最多资源和最详尽的描写却都放在第二部分,即拯救“一个人”的故事上,这样刻意的编排明显是有讲究的。而在现实中,仅仅为了解救一个人,而派出一支精锐队伍深入敌穴,在我国是很常见的,不仅解放军,哪怕在警察队伍中也不乏这样的事迹。这里并不是要突出中国军人有多英勇,而是对那个重要问题的一次中国式回答,即:“为了救一个人而牺牲好几个人,值不值得?”我们的回答是:“值得。”
在二十多年以前,好莱坞曾经也用一部电影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载入史册的《拯救大兵瑞恩》。有趣的是,《拯救大兵瑞恩》的剧情是一支8人特别小队去拯救一个普通的二等兵;而《红海行动》也是8人小分队拯救一个中国平民。如此相似,也不知是有缘还是有意,要说《红海》有点对标《拯救大兵》的意思,也不能算错。
当然,虽然这两部片给出了相同的选择,但其背后的意义却是大相径庭。《拯救大兵瑞恩》故事的源发点,是因为长官考虑到瑞恩是家中最后一个儿子,所以必须救下他来避免一个美国平民家庭的崩解,也就是所谓的“人道主义考量”,而现实中美军在战场上是个什么德行,大家不妨参考一下抗美援越和抗美援朝战争——就这么说吧,如果不是作为美军对手的我们讲人道,那些美军伤兵和遗体,在他们的同袍那里就得不到人道了。这就使这部影史名片在多年后的今天,显得苍白和可笑。
反观《红海行动》,别的不说,只需要其中的一句台词响起,相信只要是个中国人都会忍不住感动:“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
《战狼2》:美式英雄主义动作片的“国产平替”
他来了他来了,那部曾经创下中国影史最高票房纪录的现象级电影来了!
2015年,吴京首次自导自演的《战狼》大获成功,给了他拍摄续集的勇气和底气,但在他精益求精的做事风格下,这意味着续集的质量和格局都要全面提升,他也确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全面提升”。在几乎倾尽所有的付出之后,《战狼Ⅱ》在2017年7月暑期档上映,一路以杀疯了的姿态高歌猛进,一举拿下了中国影史最高纪录的票房金额——57亿人民币。
《战狼2》的故事其实相当直给,和《战狼》一脉相承,但格局确实大得多:因服刑而被迫退役的特种兵冷锋为了追查害死未婚妻龙小云的凶手来到非洲,他所生活的国家发生战乱,他出于中国军人的责任感,自愿深入战区腹地解救被困的侨民。过程中,他意外发现这次战乱的始作俑者——雇佣兵头子“老爹”正是杀死龙小云的真凶,便与他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手刃仇人。他所提供的“中国公民正在被恐怖分子屠杀”的视频证据也为中国海军加入战斗提供了依据,最终在052大驱的一轮超高导弹的密集打击下,团灭了雇佣兵团,冷锋也把被困的侨民顺利带到了中国大使馆设立的撤侨点。
看完全片我们会产生一个感觉,里面的所有元素都很眼熟:被淘汰出体制外的顶级特种兵、心怀悬壶济世之梦的美女医生、擅长各种吃瘪搞笑桥段的富二代、在非洲小国搞政权颠覆的军阀和雇佣兵头子……连这种为了报仇而远走他乡的动机也不算新颖。总体而言,这确实是一部把各种个人英雄主义动作片的套路化剧情拼凑在一起,很稳健的商业类型片——当然,拼凑也是讲技巧的,需要编剧有过硬的基本功。从结果来看,本片的完成度已经很高了。
主线之外还有一条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很有深意的副线,就是卢靖姗饰演的瑞秋医生,其实是为了找出根治当地致命病毒之法而来,结果她找到了具备自愈抗体的当地小女孩,这个女孩便成为了本片的一个“麦高芬”,各方势力抢夺的目标。最终,冷锋一方拼尽全力把小女孩护送到中国的营地。
如果我们把这条故事线代入各种象征去联想一下,是不是就更清晰了?致命病毒“拉曼拉”肆虐,多年来无药可救,突破的关键却在当地拥有自愈抗体的小女孩身上。“拉曼拉”象征着多年来折磨非洲的落后、动荡与贫穷,而小女孩则是非洲人民的象征,“自愈抗体”而不是“免疫抗体”,象征着非洲人民必须通过自强来帮助非洲摆脱以上苦难。
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片,《战狼2》结合了好莱坞横行天下的英雄动作片元素,在动作设计上又发挥了中国特技人深厚的技术积累,精彩程度超级加倍,其爆火是完全不必意外的。但归根结底,这部片在某些细节上还是过于沿袭美国片的理念,譬如海军舰长在面对中国领事提出解救侨民的要求时,总只是重复一句“没有联合国允许不能进入交战区”,这并不符合解放军严肃活泼,既守规矩又讲究灵活的风格,且后面又过于直白地说只能寻找非军方人员,且只能一个人去,那就完全是编剧在给冷锋派任务的感觉了,在故事的合理顺畅上这就显得有点小瑕疵。最后冷锋与“老爹”的贴身肉搏,反派突然讲起“劣等民族”什么的,虽然最后被反杀确实很爽,但突然升华上价值的处理方式也颇不自然,只能说,编剧让冷锋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心有点过急了。
这部片后来在舆论场上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有不少人也与我一样有以上的观感,这些都是属于正常就戏论戏的行为,而更多的却是跳起来劈头盖脸一通批,摆各种似是而非的理由带各种别有用心的节奏,总之就是一句话:“英雄动作片,中国人拍不得。”
其实最简单了,要看这类影片好不好,不必看豆瓣知乎或猫眼,只需看两个媒体,BBC和CNN。只要是他们会发文批评的主旋律国产片,那就是好的主旋律国产片。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打了胜仗,我们的百姓未必会高兴欢呼,但我们的敌人却必定会气急败坏,当我们的敌人对我们生气了抗议了,无他,只是因为我们战胜了他们而已。文艺领域也一样,如果我们的主旋律威胁不了他们,他们是不会生气的,甚至还会应酬着说两句场面话,一旦我们拍出了能替代他们生态位的作品,威胁到他们“普世价值观”的霸权时,他们定然会无所不用其极地诋毁贬低我们,这叫“无能狂怒”。所以他们骂《战狼》骂得很凶,甚至骂成了一个梗,而这也使《战狼》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愈发高了。
近年来,世界愈发不太平,因此单在海外救援这一细分领域,我们就有很多故事可讲可拍。在这些故事的背景里,始终有着一个强大的祖国。我们常说海外侨胞之所以安全、安心,都是因为背靠一个强大的祖国。但是祖国的力量是怎么作用到每个中国人的身上?那是每一个坚守职责与底线的官员、每一个誓死保卫人民生命的军警人员、每一个拼尽全力守护朋友家人的普通中国人,是他们的强大具象化了祖国的强大,才使得我们的祖国能真正成为这个世界最重要、最强大的一股正义力量,也是我们民族的发展方向永远意味着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