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的中美50%相互关税兑现,基本等同于处于脱钩边缘了。
庆幸的是,这个状态,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美国进口商品集中在机电芯片等科技领域,而大宗农业早被其他国家取代了,日用品美国进口的更是少之又少。而美国老百姓受到的影响就巨大了!小到草纸、内裤中到冰箱、彩电大到港机、公交车……直接影响美国老百姓方方面面。
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局面,我觉得,进一步大幅度提升内需的举措应该推出了。
虽然现有的购物补贴已经力度很大,但是我觉得,寄希望这种补贴刺激消费,来替代对美国的10%以上出口份额显然不够!
到了大幅度提高中国人工资和大幅度升值人民币的时机了!
老百姓手里有了钱,当然愿意消费。消费是和收入成正相关的,什么收入想什么购物。你每月3000,绝对不可能天天下馆子唱ktv,买高档手机、买好车…… 如果从3000增加3倍,到每月10000左右呢? 那这些你都会想起来,动起来。如果你现在每月20k左右,增加2倍到40k,那想消费的就更多了。建议按梯次增加收入,越低的工资提升倍数越高,本来高的提升倍数相对少点。起点应该3倍以上……
有些专家提倡直接每人发钱,这显然不对,每人都发钱,大家均同,对有些人群的刺激作用不明显。
根据每个人现有的工资,大幅度提高每个人的工资收入才是正途。本身收入就存在差异,消费也存在差异,平均发钱和发消费券,很难刺激到那些相对低收入的人群消费。
当大幅度增加工资收入后,低收入人群相对不低了,预期的未来收入增加,他们也愿意消费了。原有的高收入人群收入更高,消费会进一步升级。
还有就是人民币到了大幅度升值的机会了,按照国际通行的说法,人民币购买力实际与美元的比值应该是1:4甚至1:3,之所以人民币维持现在这个状态,也是因为升值对外贸的影响太大。
既然外贸现在面临的态势已经无可避免,那就把外贸的势能放回内循环吧,通过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是可行的。
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大增,大部分其他国家的进口商品越来越便宜,老百姓当然愿意消费啦。而且还能对冲部分不可取代的高关税美国进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