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说老实话,除了陕西的,全国大部分人吃不惯泡馍或吃不来泡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现在西安的“泡馍”根本不是大家所知道的“陕西泡馍”,而是“煮馍”。先不说好吃不好吃,就这名字对应的实物的变迁,让我一关中本地的都觉得不爽。“羊肉煮馍”“羊肉泡馍”“水盆羊肉”,以前“羊肉泡馍”和“水盆羊肉”差不多,都是一碗羊肉汤,然后烧饼自己掰了泡,也可不泡,把肉捞出来夹馍,然后喝汤。汤呢,有做的好的,也有不好的,做的不好的有的膻气重,有的又没味道像白开水,好的就一个字“香”,肉的香,料的香,不管是闻着还是喝着;烧饼也是,带调料的烧饼,没有肉夹馍的烧饼调料那么多,但是单吃也是有味道的,泡在汤里,羊油裹着泡馍,汤的味道和馍的味道一起,好吃,当然也有做的不好的,那都没边了。
“羊肉煮馍”呢,顾名思义,不是汤去泡的,是要煮的,不会直接端一碗汤上来,而是先给饼,自己掰,死面饼,没啥味道,也没见过有人直接吃这个饼,掰好后,给回厨房(也有那种不自己掰,让店家切好的),厨子用你掰的饼,加上肉汤和肉,煮出来一碗煮馍,当然也有煮的好的和不好的,不好的也是有的膻味重,有的没味道,有的都煮成浆糊了,有的馍又没煮透,这里就和掰的馍大小以及厨子水平都有关系了;好的就是馍没煮成浆糊,但馍也刚好煮透,然后料也放的好,有味道但不腻。总体上,“泡馍”的肉香味多一些,料香味少一些,“煮馍”的肉香味淡一些,料香味少一些。这是以前,叫的这些名字,对应的这些实物,后来出去上学,工作,基本也就过年回老家,但是农村人少了都没有这些店了,要吃得去镇上县里太麻烦,很长时间也没吃过,后面再回来西安,住的地方安顿好,就看到楼下有个“羊肉泡馍”店,然后大清早去了没开门,当时还在想,泡馍都是一大早吃的,咋不开门?
以前的泡馍都是要熬汤,早上去吃的汤才好吃,到了下午加的水太多都没味道了。也没当回事,中午去开门了,店内菜单就写的“羊肉泡馍 xx元”,就点了一份,等了会儿,端上了一碗煮好的“煮馍”,我都懵逼了,菜单上写的“泡馍”,都没有“煮馍”这一项,咋端上来一碗“煮馍”呢?叫了服务员问,人家就说这就是“泡馍”呀,你说的那种那叫“水盆”我们不卖,我问啥时候变的名字,人家说一直这么叫呀,给我都气笑了。后来问一直在西安的朋友,确实现在西安以及周边这些地方,都把以前“煮馍 ”叫了“泡馍”,以前的“泡馍”叫了“水盆”,“煮馍”这个词,开店的已经不怎么叫了。为什么?后来分析了下,第一主要是“泡馍”名声响,叫泡馍容易吸引人进店,尤其是外地人;第二主要真正的泡馍,要熬大锅汤,先不说味道好坏,熬一锅汤放那里,人流量少,这是成本负担不起。所以,虽然叫了“泡馍”,老板不一定运营的下去,但是“煮馍”就不一样了,相当于是现点现做,而且味道主要靠调料,而不是汤,这就好做多了。
这样慢慢的,大家都默契的挂着“泡馍”的牌子,卖“煮馍”,以前卖“泡馍”的,就用了这个本来也可以叫“水盆”的名字。其实,外地人听到的“陕西泡馍”,其实应该是“泡”馍,而不是现在叫“泡馍”的“煮馍”。“泡馍”是本地的,“煮馍”是兰州那边传过来的,现在搞的“煮馍”变成了“泡馍”。所以说“陕西泡馍”好吃不好吃,有时候讨论的都不是一个东西。外地的朋友如果现在来关中,要吃泡馍,一定要问清楚,正真的“陕西泡馍”,现在大部分都挂的“水盆羊肉”的牌子,而且城里面的确实不怎么好吃,好些也是个滥竽充数,好吃的还是要去乡镇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