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中考将取消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只保留数学、语文、英语、物理以及体育、道德与法治。引起了社会上激烈的讨论,引起一大群人的激烈反对。说来扯去无非就是中考不考了,学生们就不学了。
化学、生物、地理、历史这4门课很重要,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这一点没什么可以多讨论的。但是重要就跟中考必然挂钩吗?中考不考就等于学生把这几门课都落下了?
1.这几门课就算中考不考,学生还是要学的,主要原因是中考不考,但是会考还是要考的。所以学生不学是不可能!中考不考,高考还是要考的,在不确定自己娃高考如何选科的情况下,那个学生家长干在初中阶段就放弃这几门课程?所以中考不考=不学,这条反对是完全不成立的。因为会考,高考的存在,学生还是要学的,只是初中阶段这方面知识掌握程度比过往低了。
2.北京中考改革,是对初中阶段学习负担过重的及时纠正:数学、语文、英语、物理以及体育、道德与法治,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初中阶段现在有10门课程了。我就想问这些反对者门,这们多课程,那个不重要?问题是,初中生才13-15岁,心智非常不成熟,这么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现在学生,乃至家长不堪重负。中考不考,适当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3.把初中启蒙教育和选拔考试分开:反对北京中考改革的,搞不清启蒙教育和选拔考试的区别。化学、生物、地理、历史这些课程,本身是启蒙教育,既然是启蒙教育,能通过初中的会考,也就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而中考是各高中为了选拔更优秀的学生,知识难度要求不在一个层面
4.化学、生物、地理、历史不考,对后续学习非常有限。读过高中的都知道,这几门课高中难度和初中不在一个级别上。如果高考打算选这几门课,肯定要学精。就算高考不打算考,高中还有会考,一样要学到一定水平。
总之,北京中考改革不考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我认为是一个利大于弊的好事。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对学生掌握这4门课程知识影响有限。这次改革,可以大大减轻初中学生负担。我个人补充一个建议,小学初中阶段,每天至少有一节体育课,提高体育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
那些反对北京中考改革的,把中考不考=不学,分明就是偷换概念,故意胡搅蛮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