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一些宣传,说国外的某某某又回来了,到某某某大学任教。
年轻的时候被公派留学,到了60多岁、70岁,又回中国了,这种情况有历史的因素,纠结太多就没意思了。到大学任教就到大学任教,也算发挥点余热。
只是总有大学拿这个出来宣传,其实大可不必,越是宣传这个,越让人看出这种大学的low。一个还不错的好大学,是需要用这种人来宣传的吗?
一个人到了60多岁、70岁,即使是一个正常的人,所谓的创新力、创造力基本上也就没了,靠的是经验的积累,一定的社会关系。从国外回来,所谓争取科研经费、取得科研成果,想都别想。基本上是没有这能力。
至于说教学,长期在国外生活、工作,针对今天中国的学生,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内容能不能跟上时代,能否按照国家的大纲进行教学,尤其是能和学生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这都是很大的问题。
一个优秀的老师,要把课讲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锤炼,并不是对外国的学生讲过,就能对中国学生讲,就能讲得好。
一辈子都在国外,60岁、70岁才回来,爱国肯定是谈不上了,目的是为了回来养老,对学生负责,又有教学方法的研究,可能性很小,精力也不会特别好。这样的人有的学校愿意用,也是可以吧?只是拿他们来宣传,大可不必。国内的老师,到点就退休了吧?外国回来的,就高人一等,或是水平更高,能力更强?这种宣传,就是对国内的老师的歧视。
一个大学,如果很多老师都是从国外退休回来的,肯定是没有什么国内的优秀老师,真正一些人干事情的水平都不行,那些国外的回来的做幌子,其实根本证明不了自己的实力,相反让人一眼看穿。这学校能力并不行。
我也劝那些回过来养老的老师们,回来了找一个位置也可以,就少接受采访了,前两天我看到有一个采访,有一个在国外待了几十年的搞数学的,现在到中国来了,说回国是长期规划,长期规划都不回来,年龄大了才回来。以前有什么困难回不了中国?
我说这些似乎刻薄了一些,但是想想这个国家,好不容易花钱培养了人才,资源是非常有限的,那时候这些人走了,几十年也不回来,就是挤占了别人的资源,就是有负国家,就是有负父母的期待,现在这些人回中国养老,又去挤占了年轻人的资源,本来年轻人要评个教授,谋个教职,并不容易,现在的博士毕业想找一个大学教职并不容易,结果现在这些教职,要被国外回来的老人占了。
中国正常的年纪,不是正教授一般都是60岁退休,一般普通教授差不多也要退休。现在只要是在国外混过,用一个国外的名义,就不受退休限制,还是很高的职称。这些人还把年轻人的指标都占了,这让我总觉得不那么顺。
这些人怎么那么聪明,拿了国家的资源,在青春年华的时候,自己在国外挣钱,把国家和人民的期望都抛在脑后,年纪大了就回到中国,又去挤占了年轻人的位置。他们怎么是什么便宜都占了?
那些从国外回来的老人,真的做出了业绩,有什么科研成果吗?
把机会还是留给年轻人,现在很多的博士毕业都很难找到工作,想进大学当老师都是非常难的。聘从国外回来的老人,也要和大家一起公平竞争,按照同样的政策去对待。凭什么他们在国外呆了几十年,就可以拥有更加特殊的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