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科罗廖夫

来源 | 炮口风暴

社交媒体的多段视频显示,中国研制的攻击-11隐身无人机正在开展密集试飞,目前试飞的攻击-11无人机与此前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的首次公开亮相时有一些不同,翼尖角度发生了细微变化。

500

随着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号的下水和超级航母“福建”舰即将服役,攻击-11将会很快上舰作战。这意味着我国在水面舰船与无人机集成运用这一领域内,将创造出全新的历史。

正在进行海试的超级航母“福建”舰上,出现了5种舰载机,包括空警-600舰载预警机、歼-35隐身舰载战斗机、歼-15T重型舰载战斗机,教练-10舰载教练机,以及攻击-11舰载无人机,这5款舰载机的超强组合,令中国拥有美国未知的能力。

500

在2024年2月举办的新加坡航展上,外界见到了新改进的攻击-11无人机的缩比模型,与5年前相比,新款攻击-11无人机的总体布局依旧保持不变,以飞翼+背负式进气道设计为主,发动机尾喷口做锯齿状处理,保留了较长的喷气口尾撑,确保该机拥有良好的后向隐身能力。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新款攻击-11的翼尖角度相较以往有所扩大。

500

所谓翼尖,是指飞行器机翼的翼梢,在航空领域内对于减少机翼诱导阻力和降低尾流涡强度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传统翼尖均为固定式,一般仅面向巡航状态设计,因此在起飞、爬升等非设计状态的减阻效率较低。攻击-11无人机的翼尖角度发生变化的背后,很可能是设计人员围绕着该机的“增升减阻”在做文章。

500

公开资料显示,076型两栖攻击舰已经引入了电磁弹射与拦阻系统,加之攻击-11无人机所采用的飞翼布局拥有升阻比大(在同样展弦比的情况下,飞翼布局的升阻比大约是常规布局的1.4倍)这一优势。即使仅配备有一台无加力的涡扇发动机,依然能携带不少载荷,诸如空空导弹、卫星/激光制导炸弹等,而且在起飞和飞行性能方面不存在任何困难。

500

问题的关键在于着舰。目前舰载无人机的自动着舰存在着诸多困难,舰载无人机着舰平台是一个非静止的6自由度运动平台,落点的控制难度极大,精度要求更高。与陆基无人机的自动着陆相比,舰载无人机的着舰过程没有拉平阶段,着舰环节更加复杂,海上风浪等水文气象要素对无人机的干扰更为严重,舰载无人机下滑轨迹的微小偏差就有可能造成着舰失败。

鉴于着舰环境复杂且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舰载无人机系统容易出现各种故障,精确引导与控制便成了核心问题,直接决定着舰载无人机能否安全顺畅地着舰。

500

经过数十年发展,舰载无人机着舰技术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理论研究、数值仿真验证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具体到攻击-11着舰上来讲,我国很大概率会将智能控制方法运用其中。

近年来,各国都在加快推进大中型水面舰船与无人机的集成运用。例如2023年11月,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在英国皇家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演示了“莫哈韦”无人机的短距起降能力。在此期间,该无人机在舰上无人机操控员的控制下,完成了起飞、盘旋、进近和着舰等操作。

500

紧接着是在2024年11月,土耳其无人机制造商Baykar对外宣称,旗下TB-3无人机已在该国海军“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上完成了起降测试,从而成为全球首款能够在“短跑道”舰船上实现自主起降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宣传噱头大于实际意义)。不论是“莫哈韦”也好,还是TB-3也罢,两者在战术定位及技术性能上都无法与攻击-11相提并论。

对于美海军来讲,攻击-11未来成功降落在航母“福建”舰和076型两栖攻击舰以后,势必会对其产生极大触动。美国研制的X47B号称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够在航母上自主起降的无人机,可还是下马了。在美国海军的心目中,始终认为自己才是这个领域内的唯一玩家,可攻击-11无人机的出现,彻底打碎了他们的幻想。

500

攻击-11与076型两栖攻击舰的结合,堪称是全球领先的。攻击-11能够遂行火力打击、情报侦察、海上监视和电子战任务,同时也能为反舰弹道导弹、远程反舰巡航导弹、航母舰载机等提供目标数据或中继制导等,使得航母的作战方式更为多样化。对于美国海军而言,攻击-11隐身舰载无人机的真正冲击还在后面!时代变了,未来中国海军终将会颠覆传统海战模式。

科罗廖夫的军事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