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温柔一键”推荐,来自《越南要推15年义务教育改革,钱从哪来?》评论区,标题为温柔一键添加】

阳明心学践行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资本主义国家地区美国、日本、欧洲、新马泰、香港在疫情后以消费券等形式帮补民众,渡过生活艰困时期,刺激社会消费增长,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我们舍不得将扩大国家财政支出比例直接用于普通民众,因此不肯学不愿学。对于兄弟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的好经验好做法总可以学习吸收吧,为什么不将国内反腐这十多年收缴的赃款用于专项使用,也给广大国民提供15年义务教育待遇呢?包括给5亿农民农民工将社保提高到1000元以上,难道以现在国民收入发展水平还不如越南吗?善待自己国民,多给本国国民一些福利帮助有那么难吗?当今中国农民农民工社保一年才区区200元,还在计划10年内达到1000元,真是社会主义国家之耻阿,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不仅漂亮话吹得满天响,更要落地阿。国家普通民众翘首以盼阿

请问你是60岁以上的农民呢,还是他们在外打工的孩子?有十年内到1000元的路线图,我认为,可以了。不要老想着,养老儿女一毛钱不出,是不是国家出了这笔钱,你就可以明正言顺的,电话都不打一个回家了?我是一个农民工,父母,岳父母都60岁以上了。确实我们做孩子的,也没负担过一毛钱养老钱。觉得父母艰难吗,也艰难,但是,一千元两千元,是改变不了他们现在的生存现状的,在田里生活了一辈子,想让他们离开土地,太难太难。见过太多,在外一个月几千上万工资,高过全国平均许多人,还在刮农村父母的。提高到1000,真的就是我说的那种,跟父母的关系,是用钱在维系。

农村的收入,分为几部分,早年没有放弃承包的,有补贴,自己没种,补贴也在你的手里。山区,依解放前旧例,山区收成不如平原,受小气候影响大,有山日照不足等原因,所以有田都会带有一块山。在国家相关法规下,有的山是公益林之类的,都是有补贴的,如果没有划入的,没领补贴的,是可以决定林木资源开发的,只要正常合规经营就可以。领过补贴的,只能在法规以内使用相关资源,这一部分,据说连县级政府都没有决定权。还有教育补贴,扶贫补贴,受灾补贴等不是年年都有的补贴。为农民争取养老保险,我是赞同的,但是过激的话,我就不赞同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几岁我就出去讨生活,我知道生活有多艰难。现今条件下,10年内提到1000元是比较可靠的,贸易战开始后,财政收入和支出肯定也受影响的。十年后不说走出阴影,起码不像现在,不知道在那砍一刀的混乱情况。就像你说的,我们不能一边说着漂亮话,一边刮着父母手里来之不易的攒下来的一点钱。

当然,老一代农民,可能要老死在田地上了,我的父母岁数大一些,我的叔叔辈们,常年在外打工,对土地没有那么眷恋,孩子在城里安家,希望能响应号召进城,领着退休金,帮孩子带孙子。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者要知道,内地三四五线城市的职工,一年缴几千,也只有不到1200-1500块钱退休金,满15年的。不要提农民缴粮,缴过粮的农民,都70岁以上了,不需要缴粮也3.40年了,你打官司,法律追溯期也没这么长的。而我的父亲,解放前出生,就是政策现在来了,他们这批,在那些年吃过大苦头的,搞过大集体,缴过粮,饿过肚子没死的,大部分人,现在已经没了。这个大旗,论不到我们后辈来打,一辈人有一辈人的苦难。我们来打,就是冒名顶替。农村虽然70-100岁的人很多,但是这几年基本调零了。他们,上信用社取个钱都不会,大堂里天天安排个人帮忙取钱。孩子们回家,都被安排去查一下,或者取一下,更多的是帮忙查一下,各种补贴,说有的,到了没,我字都签了,别让村里几个人贪污了,他们并不知道大部分补贴,现在村镇都只管上报,直接到户的。像我的父母,因为取钱,丢了钱,每次都是电话问,啥时候有空回来,拿了钱给他们,他们还是说,帮我取点钱,我自己要用一点,其实是不希望用我们的钱。

现在提这个要求的,有利用缴粮一代农民的这杆大旗的。80年到现在45年了。包产到户是80-82年的事情,粮区包产到户后,还要缴粮,但是那个是给了钱的,你觉得不公平,是因为,没有自由卖粮而已,如果真的自由卖给市场,不会比统收价高。你所谓的统购三毛,外面收四毛,统购收了大头。真的大头打向市场,粮商立马2毛钱收,你要不信,现在粮区收购大头,还是国有粮库。还是比市场低一点,但是他顶多要求你晒干一点,不挑别的毛病。粮商,早一批,价格高,后面去卖的,就左挑左挑。粮户还是愿意卖给粮库。而且90年代后期已经不再统购了。而那些非粮区,包产到户前,统一收粮,没粮时吃供应粮,包产到户后,粮站都撤了,供应粮变商品粮了,这才导致大家不得不出去讨生活。种的粮食不够吃。不出去打工怎么办?

本人所在的村子,90年代,800多户,户均5-6人,现在合并了另一个5个村民小组的村子,加起来只有不到300户,户均3口多人,其中一百多户扶贫安置到新的驻地。只是因为田还在村里,生产关系还在村里,其实党群组织已经重新划分了。郊区的人,不种地,有的还在村里住,有的进厂成了非农户口,我们这些非粮区的进入粮区种地,继而出去打工。我父亲的亲兄弟,就是包产到户后,第一批迁出村子去粮区的人口,一起出去很多人,有的成了林场职工,有的孩子大了以后,不再种地,做小生意 ,放弃了承包权,仅有宅基地。也许这些人确实需要提高养老金,但是他们在需要的时候,已经不在世了。农民工一代,比他们的大哥叔叔们,过得强多了,喊穷,就不地道了,当然提高待遇,我是认口的,10年路线图,马上实现,不是中国人过日子的习惯。我知道,不能说缴粮了,有人会说,建设了城市,忽悠进了城,没有社保咋弄,国家给了10年路线图,每年涨几十跟职工养老并轨,我看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