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吴敬中WJZ”推荐,来自《纽约时报:欧洲最害怕的贸易战是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吴敬中WJZ添加】

\"有人提到美国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全球关税战将大萧条推入深渊。但当时美国是顺差,这次不一样,是大额逆差,所以在关税战中会占上风。美国公司增加国内投资、将供应链带回国内来,美国获得更多收益。(这是作者的核心观点,美国1930年是顺差)\"

很吃惊这位投资官这样的理解能力,美国1930年是顺差,但同样那时美元地位也没有现在这样,而且当时全球产业链也没有现在这样紧密。不能单单拿出自己有利的因素,不考虑其他对自己不利的因素。

美国如果逆差大幅减少,那美元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就会大幅下降,同样购买美债平衡的需求也会大幅下降。美国国内的通胀就无法向外传导,美债的利息也会增大,大幅增加美国政府的财政负担。另外进口大幅减少,会导致本币贬值,会进一步削弱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

美国的关税,严重破坏了全球产业链,而美国企业是全球产业链的最大收益者,这是美国生产率和创新大幅领先欧洲的最重要的根本原因。不知道,这种人为的强扭的“产业链”,还能给美国继续带来多少强大的生产率和创新能力。

水永远都会向低洼之地流入,回归美国的投资除非美国政府强力的产业政策和巨大的财政辅助金,否则一定会向美国的两大低洼之地流入--金融和矿产,而不会像美国政治精英期望地那样自然流入制造业。但以美国的自由主义DNA,很难想象美国政府能有强力的产业政策和辅助金。

这种对全球有着巨大影响的政策,往往要在几十年后才能评价,所以现在讲什么都太早。也许,在这种巨大的能量积攒的后面,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而下一场世界大战后,全球又会和现在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