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13款市售“零添加”酱油,检测结果显示:12款产品检出镉,7款产品检出总砷,但所有样本均未超出国家标准限值(总砷限值0.5mg/kg,镉未设限)。结果一出,一些人就开始激动了。我分了一些,这些人群中主要分为下面几类。1、无知的消费者,听到产品中含有砷和镉,就惶惶不可终日,觉得怎么零添加的会有重金属;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就是被砒霜(三氧化二砷)毒死的;2、想浑水摸鱼的卖家,一些代理所谓国外高档酱油的人趁机兜售他们的产品;3、一些反思怪又跳出来进行各种“反思”,吹捧国外的食品安全多么的好。

中国的“GB 276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了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其中也包括重金属。国家标准中把产品分成了大类,其中酱油归于调味品,和食用盐、味精、醋等在一起。

酱油在国家标准中的归类

国标中酱油中砷的限度

那国外酱油的重金属标准就比中国严格吗?公知们喜欢吹捧欧盟等发达国家,如果和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比,他们会讲干嘛和差的国家比。欧盟管理食品中污染物的法规是(EU) 2023/915 。其中砷的限值中没有酱油的限度,估计欧洲酱油的消费量相对较低。其中列出了食用盐中限度是0.50ppm(mg/kg),和中国对调味品中砷的限度是一样的。

 

欧洲法规中食用盐砷的限度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也是依法监管,在欧盟RASFF(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中有关于酱油的通报,但是关于过敏原和其它污染物的,没有砷的通报。毕竟砷不在检查范围内。

欧洲关于酱油的通报

我们旁边的邻居日本酱油使用量不少,但奇怪的事日本食品标准中没有规定砷的限度。不同国家在食品标准上的差异经常造成一些麻烦。例如从日本盛田株式会社进口的盛田牌食膳酱油中检出有害物质砷,总砷检出值为3.15mg/kg,超过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限量5倍多。估计他们酱油出厂的时候就没有检测砷。

日本出口中国酱油砷超标

现在需要澄清一个重要的问题,零添加和是否含重金属没有必然的关系。没有那个厂家会敢于往酱油里面加重金属类物质。酱油中的重金属来自于原料和设备。重金属是一大类元素,其存在于自然环境的空气、水、土壤、动植物中。酱油的原料是动植物原料,自然也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谈毒性不谈剂量是不对的,只要食品中的有害物质限度不超标就是可以食用的。从经济上考虑,把食品中的 重金属降到低于检测限从技术角度讲是有可能的,但这会使成本大幅上升,消费者无法承受。需要在安全和经济寻找到平衡点。如果消费者想减少包括酱油中食品,可以通过举手之劳减少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电子产品是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废弃的电池、手机等不要乱扔,尤其不要扔到河流和农田中,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少了,我们食品中的重金属水平就会下降。

在特定情况下一些重金属还成为对人有益。希望国人对食品安全不要过分焦虑,当然发现违法行为还是需要严厉打击。希望食品标准越来越完善。

含有重金属的膳食增补剂吡啶甲酸铬  https://mp.weixin.qq.com/s/FAbvLcM_xQ0VPDsaNhn4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