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友Verchiel对我的上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些问题。因为回答太长,所以开新篇回答一下。与大家共同讨论进步。
这篇文章,其实是我研究李约瑟问题得出答案的一小部分。这只是一小部分论据。并不是全部,也不全面,所以这位观友产生了一些误解。
实际上,研究李约瑟问题,我是从中国的春秋时代和欧洲的希腊时代开始对比的。那篇文章这仅仅是最后的答案的一部分。
正面我补充回答一下这位观友的问题。
你的第一个问题是:在雄鸡之前,古代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所以说,在同样面积的范围内做贸易,商人的利益取决于国家数量的多少,而不是市场和利润的大小?
答:商人对国家的益处与于国家强弱无关,与在本国市场利润的大小也无关。而是与对国家的正负收益有关。这种对国家的正负收益,决定着一个国家对待商人的态度好坏。
欧洲中世纪多国频频交战,商人可以从跨国贸易中,从别国得到利润,同时给自己国家交税,有益于本国。同时还会进口(或走私)本国缺少的战略性资源。让自己国家能更加强大,支持在战争中打败他国。所以,欧洲中世纪以后的商人,基本都是利国的,也就受国家重视,所以地位高。
而中国本身就太强大,周边国家又没什么对中国有用的战略性。古代中国商人只能单向出口中原强大的儒家治国政治军事艺术,工业技术等文化内容,同时也对外走私各种铁盐等关键资源,这反而强大了周边敌国。所以古代中国商人的跨国贸易,对国家来说,没什么好处。反而大大有害,所以受到歧视。
你可能说草原的马是中国必须品。但实际上,马这东西,商人是可以走私种马,中原没有大草原,就不适合养马,这也是地理条件决定的。中原可以养,但永远也无法形成不了规模,所以没什么用。
商人可以带来草原的治国理念吗?儒家治国能力吊打周边国家。周边可以带来大量矿产吗?中国是农业立国,农业所需的一切,几乎都有。什么都不缺。缺得也因为运输条件,开采能力而用不上。比如古代中国缺铜,但没有现代寻矿,采矿,治矿技术。那些蛮夷之地,鬼都不去。真正中国缺的,当时技术条件又能运来的,一定搜干净了。
比如建故宫的的木头,都出自周边国家,几百年就被中国运干净了。
我实在想不出,周边国家还有啥能让古代中国人激动着值得商人“交流”回来的。
所以,古代的中国商人,因为周围国家没有好东西,不能在跨国贸易中有益国家,只能在国内受歧视。
所以,地理位置决定了古代欧洲和中国两处商人的命运的不同。
古代欧洲商人多幸福,从国外啥都能搞到。古代中国商人多悲摧,中国啥都不缺,缺的周边国家也没有。
你的第二个问题是:你的观念中,似乎欧洲是自古以来就比亚洲和非洲富有的?实际上古代最富有的是中东的阿拉伯人。知道蒙古人西征为啥到多瑙河就停止了么?东欧大平原的基辅和“苦寒之地”罗斯都被拿下来了,为啥不打“膏腴之地”的西欧?不是因为打不过,而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欧洲,穷得除了宗教,什么都不剩了。
答:你的观念中,似乎欧洲是自古以来就比亚洲和非洲富有的?实际上古代最富有的是中东的阿拉伯人。--这是你的误解,咱们这里所说的是商人的地位。商人能给国家带来正向收益,就有地位。如果给国家带来负向收益,地位就下降。欧洲中世纪一众穷国相互打架,商人灵活的身份,恰恰能在国家战争中起到各种作用。(在古代欧洲战争中,本国是很欢迎走私商人的,因为他们能带来断交国独有的战略物资)
知道蒙古人西征为啥到多瑙河就停止了么?---蒙古人的优势是马匹吃草后勤压力小。在古代,东欧大平原的基辅和“苦寒之地”罗斯,因为农耕技术不够,都是人少,水草丰茂之地。到多瑙河附近,就是农耕区了。蒙古人的马没了草吃,又是远来作战,后勤撑不住了。同时,因为多瑙河附近就是欧洲核心区,抵抗力量大大增强,一加一减。失败是必然的。这也是欧洲人靠地理吃饭,并非他们英明神武的命运一战。多瑙河附近地形,蒙古人的优势反而不行了。其实游牧民族打欧洲,有两条线,另一条线是匈牙利线,但打到匈牙利后,有高山挡着,马匹无法发挥。只有海洋能到欧洲。蒙古人海军又不行。所以,另一条线,就打到匈牙利为止了。也就是奥匈帝国。这方面历史,从各国政治和地形我都详细研究过了。不会错。不信你去看看地形图,研究历史只看行政图会有误区。
你的第三个问题是:我其实没搞清楚延续了一千多年的陆上丝绸之路,延续了六百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陆地上赔了一千多年,海上赔了六百多年么?古代人再笨,低买高卖这个常识应该具备吧?
答:一千多年的陆上丝绸之路,太长,太难。商人可以低买高卖挣点钱,也能带点新农作物种子,和异国风情商品。但对于文明的交流不到多少作用。你想想,如果中国在匈牙利那个地方,或在乌克兰那个地方。欧洲工业革命,中国会毫无所觉吗?俄罗斯为什么没有错过工业革命?因为离欧洲近!同样,为什么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世界几千年,而欧洲人(实际上是罗马边缘蛮族)却在黑暗的中世纪挣扎了一千年?也是因为当时他们离中国太远。无法与强大中华文明交流。
而阿拉伯与欧洲接攘,他俩相互影响。希腊罗马文明被日尔曼人毁灭。阿拉伯人接受了和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的典籍。并受其影响,强大了一千多年。而日尔曼直接就是蛮族,把西罗马帝国打了个稀巴烂,却没有继承多少罗马文明,造成了黑暗中世纪这一千多年的文明倒退。他们这些蛮子,用了近千年,在基督徒的帮助下,才重新形成并稳定了自身的文明。在文明稳定后,又因为与阿拉伯地理接攘,陆路和海路交通便利。开启了几百年的十字军东征。抢回了阿拉伯人保存的希腊罗马典籍,也发现了阿拉伯人千年兴盛所产生的科技成果。欧洲工业文明不是欧洲人天生高级,他们第一是抢回了阿拉伯人保存的古希腊罗马文明遗产。第二是抢夺了阿拉伯人兴盛一千多年的科技,生物,医学技术。这一段历史,被欧洲人隐藏了,原因大家都知道。
当然阿拉伯人强盛一千年,也不是天生高级,也是吸收了古希腊罗马文明遗产。这一段历史,也被欧洲人隐藏了,原因大家都知道。
欧洲人在地理商道通畅的基础上,以商人的商业交流,和军事侵略抢劫两种手段,开始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抢劫也是一种文明交流。只要能抢到提高文明那次的好东西。
就中国商人可怜,距离太远,既不能作为和阿拉伯人充分交流的纽带,也不能作为和欧洲人充分交流的纽带。而中国人,离这两处地方太远,隔着沙漠和大海,连被他们抢劫也做不到。他们几百年,相互“充分交流”都不带中国玩的。而在中国本土周边,中华文明在太高端,周边全是蛮夷。实在是没什么新鲜玩意。文明长期没有交流,就没有刺激。中华文明渐渐就失去了活力。
可以说,古希腊古罗马早亡国灭种了。现在的欧洲人,其实是当时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人”看不起的蛮族人重新进化了一次!
你看看中国有什么好抢的?中国是亚洲最强大文明,出去抢,全是不能农耕的草原,原始森林,苦寒高原,沙漠。没有任何能提升文明层次的东西,什么都没有!如果中国当时在希腊周边,你觉得中国的数学,借鉴《几何原本》,文明层次会提高吗?这类东西,才是商道能带来好东西。什么葡萄酒,黄瓜,石榴,汗血宝马,对日常生活有用,但对文明提升没什么用处。
可惜,陆上丝绸之路,太长,太难......地理限制,古代中国多次也没有打通,好东西都被更近的阿拉伯人截流了。(阿拉伯人接受了和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的典籍)
中国延续了六百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不错,但同样周围全是穷国,菲律宾印尼越南印度那时候有啥有益文明的好东西?有啥能大规模生产,让中国感兴趣的商品运回来。他们比中国落后太多了,没什么值得让中国交换的好东西,对国家整体没什么大收益。而且还距离太远!所以六百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对商人群体提高地位是无效的,对中国文明提升也是无效的。这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讲了。你可以再看一次。
题外话:古代人类技术有限,各国发展受地理限制很大,成也地理,败也地理。各民族发展真靠第一波选址好坏。比如阿拉伯人,沙漠土地太差。虽然离亚洲欧洲都近,吃了一波希腊罗马灭亡的典籍红利,又在占领欧洲蛮族人不强大的中世纪,吃了一波中国人与蛮子们丝绸之路的关卡红利。但很快又因为离欧洲近,沙漠土地太差,没山没水难防守,整个文明又被十字军打的支离破碎。到现在还没支棱起来!还在被吊打!
你的第四个问题: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叫“商”人?为什么重农抑商,很简单,农业创造真实价值,商业创造需求和梦想,工业时代到来之前,需求是绝对不足的,那么以逐利为主的商业,只可能因为利润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崩溃。欧洲为啥搞商业,是因为工业时代之前,不论怎么努力,当地的“采摘业”也无法满足生存需求。不要在那做梦什么欧洲“内海航运”,各个国家有名的海军将领都是海盗出身,还搞商业?也别在那“亚欧大陆联通”了,意思“亚欧大陆联通”只能欧洲通亚洲,亚洲通不到欧洲?现代中国人经商很厉害不是因为解决了交通的问题,而是解决了生产的问题。交通建设是为经商便利服务的,而不是经商是为交通建设服务的。
答:“商”人有好多作用:对内只能囤居积奇,但是如果地理好,商人能跨国贸易,那就要看商道的便利性了。流量小的商道,只能商人自己挣挣钱,社会地位提升不了。流量中等商道,能让商人走私他国的资源,社会地位得到保证。流量大的商道能带来文明的交流,商人甚至可以强大到建立商人文明国家(如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文明)。商人地位好不好,文明升级是关键。欧洲对外的地形,既不是无法走通,距离又不是太长。所以有利文明发展。但欧洲各国之间打仗,因为交通便利,容易找外援,相互之间难以吞并,所以形成不了广土大国。中国对外的地形,在古代说天堑也不为过。所以对文明升级不利。因为没有外来文明成果交流刺激,如《几何原本》一样的好东西。文明发展到唐朝鼎盛,宋朝就开始僵化。直到清朝末年才开始从海上接受外来工业文明,开始先挨打再学习,再发展的过程。但是古代中国的地形也有一大优势,天堑保护下的农耕土地太大,气候太好,能养活人口太多。巨大的人口数量,让其他民族无法彻底征服中国人,你可以暂时打败中国,但想统治中国,只能自己先学习中华文化,让中国人认同。最后的结果就是被中华文明同化,吸收。
所以,什么古字的文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巴比伦等等,都断了。只有中国没断。这与中国的天堑包围地形,很有关系。是优势也是劣势,要辩证的看。
所以,中国古代,士农工商。不是商人不想提高自己的地位,是中国地理四面都是天堑,商道太远太难,流量太小,商人只能做些稀缺型物流业务。对国家有益的,提高社会地位的,文明式交流,商人实在是做不到。只能对内整些囤居积奇的坏事。那只能被国家重农抑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