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透过 手机拨打电话、收听广播,还是 使用 Wi-Fi 上网,这些日常通讯的核心技术都离不开调变(Modulation)与解调(Demodulation)。但你是否曾想过,为什么 FM 收音机的讯号可以传递数百公里,而人的声音却只能传递数百公尺?又为什么我们的手机能够在数位讯号的环境中清晰地进行通话,而传统的类比广播却容易受到干扰? 这一切的答案,都与高频载波如何承载讯号息息相关。调变就像是让讯息搭上高速列车,使其能够跨越更远的距离;解调则负责在终点站準确还原讯息,确保我们接收到的内容清晰可辨。
低频讯号 vs. 高频讯号:为何需要调变?
低频讯号的限制低频讯号(如人声)在传输过程中损耗较大,且容易受到干扰,因此传输距离受限。例如,人类声音的频率范围约 300~3400 Hz,在空气中传播时,通常只能达数百公尺。可将低频讯号的传播比喻为 步行——速度慢、距离有限。
高频讯号的优势高频讯号(如电磁波)具有较低的传输损耗,且抗干扰能力较强,能够传递更远的距离。例如,FM 广播的频率范围约 88~108 MHz,可以覆盖数百公里。这类讯号的传播可比喻为 高速列车——速度快,能到达更远的地方。
为了解决低频讯号传输距离有限的问题,通讯技术利用高频载波来承载低频讯号,使其能够有效传输到更远的地方。这正是「调变」的关键目的之一。
调变与解调:发射端与接收端
通讯系统的传输过程包含两个核心步骤:
发射端:调变(Modulation)
调变是将原始讯号(如声音或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高频讯号,以提高传输效率,并解决天线尺寸与讯号衰减的问题(先前文章有提过)。
调变方式
- 类比调变:应用于传统广播、无线电通讯
- 振幅调变(AM, Amplitude Modulation):改变载波的振幅
- 频率调变(FM, Frequency Modulation):改变载波的频率
- 相位调变(PM, Phase Modulation):改变载波的相位
- 数位调变:应用于 Wi-Fi、4G/5G 行动通讯
- 二进位相移键控(BPSK,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 正交相移键控(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 正交振幅调变(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发射端流程
接收端:解调(Demodulation)
解调是从接收到的已调变讯号中还原原始讯号,这个过程是调变的反向操作。
解调方式
- 类比解调:
- AM 讯号可透过Envelope Detector恢复原始讯号
- FM 讯号则透过相位锁相迴路(PLL, Phase-Locked Loop)来撷取变化频率对应的讯号
- 数位解调:
- BPSK/QPSK 需经过相干解调(Coherent Detection)来还原数据
- FSK 则利用不同频率的切换来解码 0 和 1
接收端流程
类比 vs. 数位调变的差异
讯号型态 | 连续变化 | 离散(二进制) |
应用 | AM/FM 广播、类比电视 | 无线网路、行动通讯(5G、Wi-Fi) |
抗干扰能力 | 易受干扰 | 相对较强 |
频宽利用效率 | 较低 | 较高 |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数位调变已逐渐取代类比调变,成为现代无线通讯的主流,因为它具备更高的频谱利用率与抗干扰能力,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调变与解调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基石,透过高频载波承载讯号,使资讯能够高效且稳定地传输至远端。从 AM/FM 广播、Wi-Fi、行动网路到卫星通讯,这些技术皆仰赖调变与解调的应用。而在无线通讯设备内部,射频积体电路(RF IC,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则负责处理高频讯号的调变与解调——最终,这一切仍需要电子学的知识去实现。无论是你正在播放的音乐,还是手机上的即时通话,背后都运用了调变与解调的技术,使讯息得以透过高频载波传递到远方。从日常生活中的无线通讯到太空中的卫星连结,这些技术无处不在,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紧密相连。是不是很神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