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盛行的时代,养肥了一大帮靠流量活着的历史作家。这些粉丝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大V二V,往往并不去下功夫读书阅档求得甚解,而是整天忙着抄袭洗文,以讹传讹,胡编乱造,这就必然要造成特别泛滥的历史人物的张冠李戴。
下面这些错讹的老照片及其注解,全部截图自网络(对过于花哨的部分做了剪裁)。
————————————
(接二)
(四一)
这不是周凤岐,这是翁照垣。该翁曾跨多个军系,先后在粤军陈炯明部、中央警卫军、十九路军、东北军等军系任旅长、师长、军长。从照片中他的军服看,这应该是在中央警卫军任旅长时的拍照。
这才是周凤岐,原浙军第二师师长,北伐战争中归顺国民革命后的第二十六军军长。
(四二)
这不是孙殿英,这是赵秉钧,袁世凯的打手,中国警察制度的肇基者,最早的公安部长。
(四三)
这也不是孙殿英,这是青海少帅马步芳(照片印反了,印成镜像了)。
(四四)
这还不是孙殿英,这是徐源泉,直鲁联军出身,后来的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四五)
这仍然不是孙殿英,这是孙兰峰,傅作义麾下最受器重的两员大将之一。
这才是东陵大盗孙殿英。
(四六)
这三人是谁我也不知道,不过从军服军衔看,三人都是校尉级军官或军佐。
阎锡山、韩复榘、张宗昌成为大军阀后,哪个是校官、尉官?三人是校尉官的时候,啥时在一起过?
生拉硬拽,八杆子都打不着。
笔者曾写有专文给予拆穿,不展开。
(四七)
左边这个,看那身日本鬼子军服,怎么可能是张勋,这是日本驻屯军司令高田丰树。
(四八)
这不是徐树铮,这是王文华,刘显世的外甥,何应钦的内兄,黔军兴义系的首领。
(四九)
因徐树铮字铁珊,有多人将这位认作徐树铮,是错的。这个徐铁珊不是徐树铮,而是另有其人,是一个不怎么出名的汉奸。
还是如前所说,题字落款,除非对晚辈,都只能落“名”,没有落“字”的。
这才是小扇子徐树铮。
关于徐收复外蒙之事,被一些人吹到了天上,不过是以讹传讹,跟风起哄。收复外蒙,主要是陈毅的功劳,徐只是捡了个落地桃子而已,而且善后做得非常糟糕,埋下很大隐患。以前在澎湃回答过这一话题,这里不展开。
(五〇)
这不是罗佩金,这是李烈钧,曾经的护国三杰之一,护国第二军的总司令。
这才是罗佩金,曾经的护国第一军参谋长。
(五一)
这不是王伯龄,这是蒋介石。
这才是王伯龄,黄埔军校曾经的三驾马车之一。
(五二)
这不是区寿年,这也是蒋介石。这个作者太不讲究。
这才是区寿年,一二八抗战时十九路军七十八师的师长,豫东战役中被俘的第七兵团司令官。
(五三)
这不是李服膺,这是阎锡山。
这才是李服膺,晋北失守的替罪羊,六十一军的军长。
(五四)
这不是刘存厚,这也是阎锡山。
(五五)
这不是尹昌衡,这才是刘存厚,曾经的四川督军、川陕边防督办。
这才是尹昌衡,辛亥革命时领导四川起义,杀了清王朝四川总督赵尔丰,民国元年以27岁英年任四川都督的尹昌衡。
(五六)
这不是李生达,这又是阎锡山。
这才是李生达,就是那个参加江西“剿匪”时受到蒋介石拉拢,归晋后被自己的贴身卫士刺杀,死得不明不白的晋绥军第十九军的军长。
(五七)
这不是杨爱源,这仍然是阎锡山。
这才是杨爱源,阎锡山的十三高干之一,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六集团军总司令。
(五八)
这不是石友三,这是孙岳,和冯玉祥、胡景翼联手发动北京政变的国民军第三军的总司令孙岳。
(五九)
这也不是李生达,这才是石友三。
(六〇)
这不是樊钟秀,这是李树椿。李先后任西北军第六军参谋长,北伐时第二集团军北路总指挥部参谋长,中原大战后的第三路军参谋长,山东民团军总指挥部参谋长。
上面的肖像图剪自下面这张图:
但这图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闹的一个乌龙,也就是说,图片标示的商震并不是商震,而是李树椿。
这才是樊钟秀,建国豫军总司令。
(待续)
————————————
治史,谁都不敢保证不会出错,即便史学泰斗,也不敢保证回回正确。但出错和出错又不一样,有的是认真考据后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偶然的误判,有的是为了流量而全无良心的胡诌八扯。以上所列,九成以上属于后者。
辨识未必准确,欢迎纠正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