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与南京山水相连,是一座拥有千年文化历史的亭城。近年来,滁州市坚定地走绿色发展之路,致力于建设生态宜居的新滁州。本文将深入探讨滁州市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举措和成果,揭示其生态宜居的新篇章。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

滁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通过全面实行林长制,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滁州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1. 生态工程建设

滁州市实施百万亩森林增长等八大工程,创建安徽省级森林城镇63个,森林村庄358个。中心城区建设各类公园、游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44%,绿地率3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88平方米。

2. 义务植树活动

滁州市适龄公民每年以各类形式参加义务植树都在200万人次左右,每年义务植树900万株以上,建设各类义务植树基地612个,面积14万亩。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市民的生态意识,也为滁州市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绿色城市规划与建设

滁州市积极探索绿色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将青山绿水融入滁州山川。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1. 绿色规划编制

滁州市编制了包含电力电讯、燃气热力、教育医疗等覆盖社会各行各业的共计28项专项规划。启动了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改造,合理划定遵阳街等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完成了北大街、金刚巷、遵阳街历史建筑普查。

2. 绿色建筑示范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苏滁分院一期项目成功入选安徽省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采用多项绿色建筑技术,从降低内外热交换的外墙保温材料,到带有冷热桥隔断的新型窗框,再到低辐射、高保温性能的中空玻璃,都是最大限度地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三、绿色发展成果显著

滁州市的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一些具体数据:

1. 森林资源

滁州市森林面积达718.9万亩,森林覆盖率35.86%,森林蓄积量175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426亿元。

2. 国家级绿色名片

滁州市拥有林科所国家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红琊山林场国家麻栎栓皮栎良种基地、老嘉山国家森林公园、来安池杉湖国家级湿地公园4张国字号”绿色名片。

四、未来展望

滁州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宜居新滁州建设。以下是一些未来展望:

1. 完善绿色规划体系

滁州市将逐步建立绿色规划审批机制,积极探索绿色规划试点,打造开敞式社区,提升城市品质。

2. 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滁州市将重点发展薄壳山核桃、麻栎、乡土特色苗木等七大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

3. 提高市民生态意识

滁州市将继续加强教育宣传引导,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总之,滁州市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生态宜居新滁州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滁州市将继续引领绿色发展潮流,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