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挪威
虽然没有明确公布,但监管层已经在叫停低于3%利率的消费贷投放了,预计4月份将上调到3%以上。
消费贷利率先下探到3%以下,又被监管层叫停,随即上浮,这一幕就很像当初广州这边很多银行把房贷利率卷到3以下,然后被叫停,最终上浮到3以上,很多广州的朋友应该有印象。
你会隐隐感觉不管是消费贷还是房贷,3%似乎是一根红线,偶尔见到3以下的,但很快又浮上去了。
为啥低利率消费贷这么快就被叫停了呢,先不说消费贷能不能刺激消费,但这个操作肯定会放大风险。
已知现在银行稍微长点的存款利率是1.1%和1.2%(分别对应1年期和2年期),根据2023年修订的商业银行《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的要求,1.8%的净息差是标准线,0.8%是及格线。
所谓净息差就是用来评估银行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的指标,这个指标还蛮重要的,银行就是靠放贷收利息,再付一部分给存款的客户,吃中间差的。
然后这就可以简化为一个简单的数学题了,1年期的存款利率是1.1%,年限稍微长点的肯定更高一些,那放出去的贷款,是不是最低也得3%左右,才能满足净息差1.8%的标准线。
不过这个数据也不是一直不动的,但至少按照2023年修订的标准来看,3%左右是一条红线。
我查了下2024年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大多在1.5%上下,都低于1.8%,这意味着全部进入了黄色区域,如果把及格线之上的区域定义为黄色区域的话。
这也很容易理解,存款越来越多,贷款越来越难,虽然一直说在放水,但货币也并没有直接流到市场上去,银行净息差可不就会越来越向下跌,再加上银行那么大的盘子,那么庞大的系统、人员,都是非常庞大的支出,总不能就在盈亏线上贴地飞行吧。
大家还记得之前宁波银行直播间卖消费贷吗?20万利率3.6%,直接就可以下单。
所以从银行的角度看,贷款市场也很卷,贷款放不出去,存款利息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估计就是这个原因,上个月监管层说要刺激经济,增加信贷投放的时候,银行直接卷了起来。
毕竟钱放在这里就是负债,但放出去,不管利率多少,至少能去外边产生利润,直接卷到了3%以下。
监管层是不会允许这种现象长期存在的,因为会放大风险,大家不会真的贷了消费贷然后去消费吧,一般这么操作的都是准备过把瘾就挂的,可能也不打算还了。
我看网上很多人对于这波消费贷降利率,作的最多的打算是,拿去置换房贷,然后节省利息。
或者是撸下来的贷款去股市炒股。
不管是进入楼市还是进入股市,都是违规流入,那叠加这么大的利率差,其实无异于鼓励大家去违规。
这玩意的风险就在于,进入楼市的话,你不知道5年后楼市怎么样,如果跌得很猛,到时候续贷做续贷评估时,借不了这么多钱,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资金缺口,很棘手。
进入股市的话,众所周知,股市里流传的非官方统计数据是股票账户资产10-50万,占比21.7%,这个区间的投资者多数也是亏损的,十万以下的亏损概率更大。
最后,后面还会不会有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呢?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贷款利率仍然有往下走的空间。
前两天,财老大刚刚给四大商业银行补充了核心资本,有人问为什么要财老大补充?因为现在净息差跌到这个地步,几个商业银行根本就没有补充核心资本的能力,要寻求外界帮助。
核心资本充裕了,利率就还有下行的空间,3%这条线也未必是红线了。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