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1-2月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

据“工信微报”公众号1日消息,1—2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出口持续回升,效益有所下滑,投资增速小幅回落,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具体来看,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4.7个和1.5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主要产品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4700万台,同比增长7.2%;手机产量2.17亿台,同比下降6.1%,其中智能手机产量1.62亿台,同比下降6.8%;集成电路产量767亿块,同比增长4.4%。

1-2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9%,较2024年提高3.7个百分点。据海关统计,1-2月,我国出口笔记本电脑2223万台,同比增长16.5%;出口手机1.09亿台,同比下降11.7%;出口集成电路473亿个,同比增长20.1%。

根据日前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去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了11.8%的同比增长,增速较同期工业高出6个百分点,较高技术制造业高出2.9个百分点。在12月份,该行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了8.7%。2024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6.19万亿元,同比增长7.3%;营业成本为14.11万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利润总额6408亿元,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0%,较1-11月提高了0.04个百分点。在12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74万亿元,同比增长8.4%。

以产品类别区分,2024年手机产量为16.7亿台,同比增长7.8%,其中智能手机产量为12.5亿台,同比增长8.2%。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为3.4亿台,同比增长2.7%。集成电路产量则达到了4514亿块,同比增长高达22.2%。

在出口方面,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2%,较1-11月提高了0.9个百分点。据海关统计,2024年我国出口笔记本电脑1.43亿台,同比增长1.7%;出口手机8.14亿台,同比增长1.5%;出口集成电路2981亿块,同比增长11.6%。

此外,202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尽管较1-11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但仍显示出强劲的投资活力。与同期工业投资增速相比,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增速高出0.1个百分点;与同期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相比,则高出了5个百分点。

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已成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面对这一趋势,国内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大本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步伐。

自2014年以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一路攀升,集成电路产量也快速增加。之后在2020年与2021年前后迎来高速上涨,产量同比增长率达29.5%、33.3%。与进出口数量境遇相似,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也迎来微微下滑,随后在2023年再次恢复上涨趋势。不过总的来说,最近十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依旧远超全球平均增长水平。根据业内专家的分析,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崛起,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

政策支持与战略布局:国家层面积极推动集成电路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减税政策、投资补贴、人才引进等,促使相关企业增加研发与生产投入。

技术创新的加速:在“科技兴国”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技术研发,许多领先科技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升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市场需求的激增: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集成电路的需求随之激增,推动了这一行业的快速扩张。

去年中旬,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公布的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World Fab Forecast)显示,随着芯片需求不断上升,将带动全球半导体晶圆厂产能持续成长,预计2024年全球晶圆厂总产能将同比增长6%,2025年将同比增长7%,届时将达到每月3370万片8英寸晶圆约当量的历史新高。

从工艺节点来看,预计5nm及以下尖端制程工艺节点的产能将会在2024年同比增长13%,这主要是由于数据中心训练、推理和前沿设备的生成人工智能(AI)推动。为了提高处理能力效率,包括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在内的芯片制造商准备开始生产2nm全栅极(GAA)芯片,预计到2025年,5nm及以下尖端制程工艺节点的的产能同比增长率将达到17%。从各地区产能扩张情况来看,预计中国芯片制造商将继续保持同比两位数百分比的产能增长。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