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生产厂家如果想全身而退,应尽快就如下问题进行说明:

1、肇事车辆在NOA状态下驶入施工路段,车辆有没有自动识别感知到自己已经驶入了施工路段,并按交规控制车辆进行减速通过?

2、肇事汽车的高速NOA和AEB到底什么水平?之前的官方和KOL是怎么宣传的?此前的宣传中,已经产品手册中有没有明确告知该车辆开启高速NOA后遇施工路段需要驾驶员接管?车机系统如果判断到进入施工路段,且如果自己无法应对,为什么不提前自动退出NOA呢?

3、肇事车辆电池供应商到底是谁?为什么车子撞击后会起火?电池安全性有没有问题?

4、事故发生后,是否存在AB柱无大碍,但车门打不开的情况。

问题一,涉及产品软件质量问题。

问题二,涉嫌虚假宣传。

问题三,四,涉嫌产品硬件质量问题。

就是由于可能存在这些问题

现阶段,任何指责驾驶员和死者亲属的人,都是毫无人性的。

同时,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场事故的惨烈性,这起事故是碰撞后车辆着火,车内人员被烧死,这就是该起事故有别于一般碰撞事故的原因。

任何有同理心的人,都不该在现阶段质疑死者家属。车子撞了可能跟车厂无关,但是碰撞后起火,如果死者不是直接死于碰撞,而是死于大火。

那么,我想,死者家属有权找车辆生产厂家要个说法。

最后,作为乐见国内汽车行业,人工智能行业健康发展的业余科技观察者,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人,呼吁大家了解一下国产新能源车的真实水平,了解一下国产智能驾驶系统的真实水平。

不要误以为本次事件涉事车厂在相关技术领域是行业翘楚了。

事实上,这家车厂无论是电池领域,还是智能驾驶领域都只是初级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