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离不开人的自动化是伪自动化》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谢谢推荐。

我不会开车,所以我是鼓吹智能驾驶的人,我希望全能智驾尽早落地。

我从这次事件中发现了一个致命逻辑问题,也许是很多智驾业者专家都没有考虑的,发出来,仅供参考。 

现在的智驾,由于能力问题,在退出智驾要求人工接管的时候,其默认接管人是驾驶高手足以应对当前场景,正是智驾能力不足以处理才要求人工接管,接管人必然是高手。 

我认为这样的逻辑是不对的。因为接管人并不都是高手,更何况人的思维惯性,加上不熟悉状况手眼配合还不够协调驾驶高手立即接管都有可能无法有效应对而忙中出错。建议智驾退出应该以驾驶新手为目标,除非完全没法预警的意外,智驾应该给出一个接管失效下的处理意见,在接管失败之后实施,最大限度保护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完全无法预警的意外,车辆应该在能力范围内采取必要的生命保护措施) 

比如本次事故,这是完全是一个有固定时间节点的异常,智驾完全可以在发出接管警报的前提下实施一个不是最坏的处理意见: 

1.发现异常(距离多少米要变道,限速多少千米)开始进入异常处理流程 

2.发出语音报警,同时后灯爆闪并以限速为标准开始减速 

3.人工接管成功,用语音提醒驾驶人员熟悉状况及提供应对建议,无视其无效接管操作直到有效接管(比如本次是在前面多少米变道,有效接管操作是减速并保持直行,然而接管人员却进行左右转弯及加速的操作,这无疑是有害操作,智驾应该无视接管。) 

4.人工不能接管或人工接管一直无法有效操作,在尽头不能执行有效变道操作的情况下,选择直行撞击锥桶并刹停。(这种临时变道一般都不会在尽头用硬挡墙,也留足了足够的安全距离) 

这样操作的话,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肯定没问题。盲猜,事故车辆并不知道车辆前方需要变道(也就是说这个智驾连应对此类异常情况的第一步都不清楚,更遑论智驾应对此类异常了),驾乘人员也没有关注到路边的警示信息,等到车辆发现前面锥桶提示道路尽头要求人工接管时,因距离太短心里紧张导致忙中出错采取错误操作才撞上水泥挡墙发生事故。

 所以,这次事故是智驾的问题,不是驾驶员的问题,敢称为智驾的,就要对人类错误操作进行兜底,而不是人类用生命来为能力不足的智驾买单。

我不知道遥遥领先能不能处理这种异常,但如果处理这种异常的逻辑是以驾驶高手进行接管的话,一样可以说是“智zhang驾驶” 

这不是小米高粱的问题,也不是遥遥领先的问题,这是所有宣称“智能驾驶”的问题。我知道这样的智驾标准对厂商来说很难受,但既然敢宣称“智能驾驶”,就要有这样觉悟,你都不敢兜底,算哪门子“智驾”? 

所以,法律清晰规定智驾明确责任很重要,不要让消费者用生命为代价去推动“智驾”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