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高铁都不敢无人值守,各位车主怎么敢放心自动驾驶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轨道交通是公共设施,安全风控要求远远高于个人小汽车,其针对安全性能的设计、制造和品控的权重不是百分比,而是否决权。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将汽车自动驾驶理解成很魔幻的地步?
一定要在开车时睡觉、闲聊、发呆、看风景,然后发朋友圈吗?太S*了吧。
一定要在开车时通电话、开视频会议、布置工作吗?太装*了吧。
这不是汽车消费的刚需!
与其将众多先进技术用于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不如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更高的安全性能和信息交换指标:
让车辆乘员在发生意外时受到更多的机械保护;
让行车信息呈现在驾驶员面前时更迅速、简化、人性;
让行驶的车辆间建立通信渠道,实现后车两步感知前车的预警;
让驾驶员实现无死角操作;
让车内人员的身体异常状况能够补侦测到并主动发送给相关方;
让轮胎提高抗腐蚀能力,延长寿命、减少爆胎;
让车辆喇叭和灯光建立成体系的标准,该什么车用就什么车用,该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用错了会自动受到交通法的管控;
让车辆行驶的状态与保险与二手车评估全面相关联,“车德”好的人少交保费、二手卖得好;
........
这些难道不是正事儿吗?难道不是比所谓的“自动驾驶”更合理的刚需吗?难道不是正经生意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