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旁友在我写的关于背平方表的文章下这样留言:

打个比方,姚明说花大量时间弹玻璃球对打篮球有用,能培养球感;别人说,对,是有点用,但是还不如把时间花在体能和篮球训练上,综合来说,弊大于利,没用。姚明说那些说弹玻璃球对打篮球没用的,敢不敢跟我单挑打篮球。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伯努利家族的丹尼尔·伯努利的故事。有一次他正在横穿欧洲旅行,途中碰到了一个陌生人。为了缓解旅途的无聊,俩人就聊天。丹尼尔伯努利自我介绍道我是丹尼尔伯努利,那个人当时就怒了,说你要是丹尼尔伯努利,那我还特么是艾萨克牛顿呢。多年之后,丹尼尔伯努利表示这是自己这辈子听到过最高的赞美。

邮局港剧,姚明在篮球上的造诣比我在数学上的成绩要高得多,能被这位旁友这么做比较,也实在是我的荣幸了。当然,以我这么深厚的语文功底,怎么可能闻不见阁下的雅意?只不过可能你都没意识到,这番“精妙”的比喻,恰恰是帮我做了一个精妙的比喻。

这位旁友的意思很清楚:不能因为你是数学博士,你做题比我强,就说明背平方表这个事情就像你说得那么有用。在他看来,XXX和XXX应该是更有用的。做题他是不如我,但在基础训练这个点上他是对的。

我想说的是,如果姚明真的说弹玻璃球对打篮球有用,能培养球感,而大多数人不认可的话,你认为究竟是姚明对还是大多数人对?如果大多数认为姚明不对,那么姚明是真的不对么?难道就不存在一种可能性,是因为你根本就是个外行,所以才觉得这种训练方式可笑?

人对自己认知以外的事务往往是无知的。所以我在讨论数学、教育、数学教育以外的话题时,听到不同意见往往不会出言反驳,因为我并不确信在其他领域我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但是在上述的三个领域内,这么说吧,能够提出反对意见并且我认可的人我基本都认识——这并不代表我认识的人在这三个领域内提出反对意见我就会认可。

是,当你听到有人对研究火箭发动机的专家说这发动机得烧煤,还得烧无烟煤的时候你会哈哈大笑,因为你知道谁是专业;可为什么会觉得姚明在告诉你篮球基本功训练方法的时候(这里不妨假设姚明真的认为弹玻璃球对篮球基本功训练帮助很大),仅仅因为超出你的认知就觉得可笑?这个时候就觉得篮球不需要专业了?

当然了,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我在数学教育上远不及姚明在篮球上的高度,但是这也不代表我不专业。如果今天是在美术的问题上我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你来当头棒喝,我怕是要噤若寒蝉了。可麻烦你看看清楚,这是在讲数学教育,你跳出来指责我是不是过于自信了一点?

退一万步说,就算不认同,好好说话不好么?非要学人家阴阳怪气干啥?莫非阁下祖上是为大明朝天启年间力挽狂澜的九千岁不成?

那你还真有点特长在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