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挪威
昨晚美股暴涨,纳指和标普都强劲反弹,特别是纳指,直接涨了超过12个点,原因是川普暂停对很大一部份经济体的关税政策,留了90天时间谈判。
话说我严重怀疑这老头这一通操作下来,就是为了炒股,我先给大伙儿捋一下时间线:
4月7日晚上,针对市场传出的川普将考虑暂停90天关税的传闻,白宫进行了辟谣,都是假新闻。
然后4月9日,川普大爷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帖,快快快,现在是抄底的好时候,那几只冒绿光的通通买进,还让大伙冷静。
紧接着4月10日凌晨,在对等关税仅生效是几个小时之后,川普宣布了对大部份经济体的暂停政策,说要再等90天,大家谈谈再说。
随后美股暴涨,纳指和标普都涨疯了。
我严重怀疑9号川普让大家抄底的时候自己也梭哈了,这一波大跌再强势反弹,川普家族身价暴涨了不少,不知道这算不算操纵市场了。
但暂停关税的经济体里不包括中国,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预料到的,甚至我觉得对其他国家的关税就是个幌子,对中国的关税才是真实目的。
前者的目的是为了打压美国股市好进去抄底赚钱,后者就是实实在在地想压住中国。
宏大的视角和叙事就不聊了,不过关税战这么个打法,对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会有影响的,不管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即使是所谓的医师公之类的铁饭碗。
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也就是投资/外贸/消费,这三架马车的主线,毫无疑问是外贸,因为外贸就是从外边赚钱,获得现金流,接着才有投资啊消费啊下面的事儿。
打个比方就很清楚了,好比你现在是打工人,工资一个月就5000块钱,那消费能力就这么大,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投资,买套房子顶天了。
这时候你开始做生意,赚了钱,一个月流水五十万,净利润十万,那下一步你肯定会东西买顶贵的,酒店直接要总统套房,如果生意好,再去银行贷款建厂房,扩大产能,又去银行贷款,深圳湾买几套,陆家嘴买几套。
资产规模和消费水平呼啦就起来了,当然你的债务规模也同样起来了。
所以外贸是什么呢?是一个经济体当下能获得的现金流,投资又是什么呢?是向未来借钱投向现在的资产,投资背后基本都有相应的债务。
这两者的关系是,现金流好了,预期也就会好,也就敢向未来借钱投向现在,不管是修桥修路还是挖运河,都能大幅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以及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这一切又能增加外贸的竞争力,获得更好的现金流。
关税战就是针对外贸的,对进来现金流的影响会非常大,大家不要一味地看好消息,而债务水平很高,进来的钱不仅得应付日常开支,关键是得用来还债,这会产生很大的资金缺口。
这种缺口补起来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借钱,要么跟别的经济体借,要么跟未来借,第二个办法就是找其它的市场,比如欧洲,这几天川普打关税战之后,我们很快就和欧洲加强了合作。
你要知道以前欧洲也是坏分子,走狗,但这次事态紧急,就先放过欧洲,先不骂了。
以上只是大概的逻辑,用这些逻辑可以看出关税战长期打会产生的一些影响。
比如很多人鼓吹房价,说什么大放水通货膨胀,这就别想了,现在的问题是产能很大,缺市场,而不是东西紧缺,至于房价,资产是要靠债务规模撑起来的,现在哪有债务扩张的动力,更何况还有生育率的影响。
长期的影响包括:
· 外贸产能转内销,市场会进一步内卷,虽然现在已经很卷了,但对绝大部分工业品,可能还会更卷,毕竟货亏本倾销是不是也比砸手里好。
· 非美市场的开拓越来越重要,出海还是要出海的,
· 一些国产无法替代或者说替代效果不好的医药和医疗器械产品,应该会受很大影响。
· 三大出口经济体断其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贸进来的钱,再经过消费服务等等链条影响每个普通人的收入,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偿债能力。
所以也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提前应对,也就是思考一些策略:
首先,最重要的是,谨慎上杠杆,谨慎扩大债务规模,我其实觉得只要你债务没有很大,手里揣着点之前挣的钱,别乱投资,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很难过的。
市场卷,就是人工和产品卷,价格往下走,同样的钱,你能购买的服务和产品,都会更多。
吃吃喝喝能花几个钱,学个技能,上个课,能花几个钱。买套房随便跌一下大几十万上百万就没了,我身边的朋友23年买的房,24年装修住进去的,25年房价跌100万。
有时候躺着就吃喝玩乐也是一种智慧。
在国内卷得太累的话,其实可以留意下欧洲日韩或者东南亚之类的地方,找找机会,这么大的产能肯定要寻找能够替代美国的市场,对上述几个经济体的出海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顺便也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关税战长期打下去,我建议大家还是少骂欧洲澳洲和东南亚了,包括日韩。
为什么这么说呢,欧美消费市场占全球一半多,欧盟美国东盟是我们前三大出口经济体,川普是先出拳的我们只能也出拳,这是必须的,不要对川普抱有幻想。
但还是得琢磨琢磨,把美国踢出去,这时候要是再把欧洲澳洲之类的也踢出去,你还真指望亚非拉之类的国家能消化我们的产能啊。
至于东南亚,是离我们最近的市场(转口贸易估计也不少),日韩也是几个重要的出口市场,还是得稳住。
其实是这么个道理没毛病吧,但我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了。
最后就是身体状态,往死里卷可能是性价比最低的策略了,把身体熬坏了的话,医疗成本会涨不少,国际几大药厂比如辉瑞礼来都是老美的,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我说一句暴论,这个时代,卷不如躺,但躺,要躺得没有压力,躺得心安理得,这需要周边环境的包容性,反正透支身体是不划算的。
再说一句暴论,买房不如出海,出海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寻找一种低债务模式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当然能赚到钱是最好的,但赚不到,至少别把债务搞上去了。
其实所有的这些职业策略,核心都应该围绕「低债务模式」来琢磨和设计,出海是有机会的,作为一个自媒体博主,自媒体也是机会的。
这两天,有一家叫做中核集团的公司发了一篇文章,说自家在招工时收到了120万份简历,结果被网友骂了。
我去了解了一下,他们其实只释放了8000个岗位,但吸引了120万份简历投放,他们觉得这事儿很值得拉出来炫一把。
但在这些投递简历的年轻人眼里,120万这个数字意味着不足0.7%的录取比例。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