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上看,美国对中国的硬脱钩战略已经是明牌。第一个是断绝中国与美国有直接竞争关系的高科技产品如新能源车、手机等终端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第二个是阻挠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入西方国家市场;第三个就是通过国际舆论霸权影响发展中国家使用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意愿。总而言之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贸易壁垒,减缓阻挠中国高科技产品市场增长,从而达到遏制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目的。

我国目前应对的具体策略还远不清晰。但从目前头部企业尤其是华为这样的标杆企业来看,积极采取“双替代”战略是目前可行的方法。具体做法为:

1、通过本国高科技企业带头,在国内市场通过价格下沉、技术迭代等正常市场竞争方式抢夺西方国家在华企业的份额,逐步培育自己全高科技产业链和高利润分配利益链条,让本国人民群众分享科技进步的红利。以新能源替换燃油车为例。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522.5万辆,而新能源车为136万辆;而时间到了2023年,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1404.3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必须提到的是,我国拥有新能源车的完全优势产业链,创造的新增社会财富,会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2、通过一带一路和亚非拉传统发展中国家合作,积极抢夺存量世界范围市场,通过合作建厂和许可组装等方式扩大我们高新技术产品优势,挤压美西方传统高科技产品倾销,协助发展中国家抵制反抗美西方高科技封锁和极端卖方市场。

简单来说,就是在两个市场(国内国外)进行替代替换,为我国新型高科技产品输出创造庞大的市场,让我们的高科技全产业链充分发挥产能,创造巨大价值,从而快速技术迭代,保持对美西方的压迫性优势。

可能遭遇的问题:

1、美国悍然挑起与中国热战,利用全球海空基地优势,封锁我国资源输入和产品输出。这点对航运业国际业务会有极大的影响,而我国沿海和部分内地企业对美西方低端生活产品较多,会引发较大劳动力就业冲击。

2、美国利用所谓国际规则封杀或造谣,对我国输出高科技产品进行诋毁,进而影响到我国高科技产品输出。或者动用长臂管辖抢夺中国企业在外产业链和科技。

3、美国利用我国内部西方代理人搞乱中国内部社会和经济环境,不断引爆社会对立,阻碍中国双替代实施决心和力度并在中国引发外国投资撤资浪潮。同时引诱中国资本和产业链迁出中国,削弱中国经济发展动能和潜能。我们现在的经济困难就在于此双重冲击。

我认为美国在中东以色列未全面压制中东相关国家和组织以前,还没有与中国在南海及台湾挑起热战的决心。这点从菲律宾最近挑衅后美菲反应可以判断。中国最近的144小时免签政策对美国利用舆论霸权封杀造谣起到了强大的对冲作用。唯一值得忧虑的是中国部分资本在自身利益考量大于国家民族利益下,面对美国的长臂管辖压力和产业链单一供应方压力,会积极配合将产业链迁出中国,资本转移,从而削弱中国经济复苏动能和长远潜力。我们有必要对目前在华外企逼迫中国供应商外迁行为予以反制。积极培育国产高科技龙头,从而保留我们的产业链和庞大技术工人是比较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