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作为80后,小时候在学校喝没喝过水啊?》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在乡村小学,那时候低年级没有板凳,要从自己家里拿凳子才有得坐!
四年级以上才有配套的桌椅,但是也都是破破烂烂的!
冬天窗户没有玻璃,老师会用塑料布钉上,挡风效果就那个样!
一个教室一个土坯黄泥砌的炉子,煤球是学生自己到山上拉回黄土,配煤粉晒的煤砖,砸成小块来烧!
每个学生轮流值班早上点火!我当时是老爸从厂里拿回一些废弃的棉丝,擦拭机床后有机油。带过去当引火物,点着了满教室都是烟!呛着看见火苗了赶紧把家里带来的小劈柴放进炉膛,等柴烧着后放煤块!
自习课后火势正常,也开始上课。炉子理所当然是在讲台旁边。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只是起一个心理安慰作用!
学校根本没有水源。要喝水就自己从家里带。一般是用酒瓶子。如果不小心摔碎了或者忘带了!那就渴着!
我记得有一次实在渴得受不了了,下午问同学周围哪里有水喝?同学带我到一个土崖,有一点点水渗出来,用草叶子接着喝了一点;一股怪味!后来一看,土崖上边就是人家的排水沟!
后来转学到附近的一家厂矿子弟学校!配备了自来水管!当时真是感觉喝水好方便啊!
那个自来水是厂矿自己抽的地下水打到水塔上,定期加入漂白粉。
刚加入漂白粉的时候,水管里流出来的水都是乳白色的!接到水瓶里面过一会才会澄清。
那也照喝不误!